青春早已远去,再次重读汪国真的诗,却依然心潮澎湃!
那是一个纯真的时代,没有纷乱繁杂的事务,没有勾心斗角的算计,没有网络主播的煽情,没有铺天盖地的信息。
那是一个时代的烙印,维系着所有青春热情的,有张海迪的故事,刘德华的帅气,金庸古龙的武侠梦,琼瑶的言情小说,庞中华的字,邓丽君的歌,三毛和余光中的散文,还有席慕容和汪国真的诗。
如今再回首,很多人已离我们飘然远去,但那些青春的记忆,却让我们至今回味无穷。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只要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重读那些诗,也就是同时在怀念那个洋溢着青春的时代。汪国真的诗集,一个时代的美好音符,一个时代的纯真回忆,一个时代的青春印迹。
他是迷茫中的清流,他是绝望中的希望,汪国真用诗和远方,指引了我们这代人的方向。
有生命,有灵魂,不闪躲,不做作,汪国真的诗,充满了哲理的光辉和思考的深刻。没有隐藏,没有抱怨,没有吞吞吐吐,没有东拉西扯,只想提醒人们,如何咀嚼生活!
汪国真的诗,风格上大体应该算是哲理诗,并不刻意追求在意境上营造朦胧陶醉的氛围,而是质朴无华,清新易懂,朗朗上口,同时又满满正能量,催人奋进,给人以慰籍、以鼓舞,曾经激励了多少人勇敢地面对生活!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当时校园里的少男少女们,请问谁不会背诵几首?谁没逐字逐句的抄写过?谁没刻在书桌上做为座右铭?谁没抄到明信片上,送给自己最亲爱的人?
也许即便当时,汪国真的诗风,也不太被主流诗歌界看好,就如今天刀郎的歌,同样不被主流音乐界接受一样。但他们巨大的感染力影响力,绝对都是所谓的主流所没有的。当然更要比贾浅浅、余秀华之流,写得高雅、流畅,以及脱俗。
诗歌从来不应该只顾着玩弄文字,而是要用文字来刻画生活,直抒胸臆。既能够让大家读明白,又能够让大家有感触扣动人心,才真正算是好诗。比如白居易的诗,同样也是大白话,照样写出了人间绝唱,足以名垂千古。
汪国真的诗,也许不能和白居易相提并论,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绝对是风靡一时,引导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
你做不了我的诗,正如我做不了你的梦!诗歌从来都是相对小众化的文学体裁,面对的群体,除了要有比较浓厚的阅读兴趣与一定的文化积淀,还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如同海面千帆过尽,如同人生遇见恋情,短短几行字,就能产生强烈的心灵感应,眼眶潮润。无需任何评点解说,油然而顿生好感,喜欢并懂得,一眼千年,感恩缘份,成为知音!这些,在那个时代的人心里,汪国真的诗无疑是做到了。
时光远去,让我们再次重读汪国真的诗,借此怀念流逝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