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曾巩都能进唐宋八大家,凭什么写了《岳阳楼记》的范仲淹不能?

booxun2周前 (09-03)知识百科2

笔者还记得上中学时,老师总是让我们背唐宋八大家的名字,并告诉我们:这是必考的。可是当时背了也就背了,并没有细想,但后来了解得多了,却发现这八大家其实评得有很多看似不太合情理的地方。

这八大家是:柳宗元、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前两位是唐代,后六位是宋代。为何李白、杜甫无法进唐宋八大家,这个问题大家应该早就知道了的,因为这次评的是散文而不是诗歌,所以严格地说它应该叫“唐宋散文八大家”。

既然是散文八大家,那笔者只提两个问题:1. 曾巩都能进唐宋八大家,为何更有名气的范仲淹不能?2.范仲淹不能进八大家,凭什么苏洵能进,真的是沾了儿子的光吗?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搞清楚唐宋八大家是谁先提出来的。这个说法是元末明初文人朱右提出来的,当时他要编撰一本《八先生文集》,就定下了这8人。所以从一开始不选范仲淹,而选曾巩和苏洵,其实很有可能只是朱右的个人喜好问题,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但是到了明朝中叶,文人唐顺之在编写《文编》时,也用了朱右的说法,这就说明当时大家是同意朱右的看法的。而后,到了明末及清代这一说法也没有被打破,就再次印证了八大家这个评法是深得人心的。

因此,笔者提的两个问题,就值得我们好好考虑。先看第一个问题,论名气,曾巩的名气肯定是不如范仲淹的,事实上不只是名气,论散文水平范仲淹也更胜一筹。曾巩的经典散文有《醒心亭记》、《游山记》、《道山亭记》、《墨池记》等,他的散文质朴婉约,在当时是很受推崇的。

与曾巩相比,范仲淹的散文质量虽然高,但数量却很少,除了《岳阳楼记》和《灵乌赋》外,存世的散文基本书信类的,也就是说范仲淹是很少正儿八经地写散文的。其实不只是散文,就是词作范仲淹写得也很少,范仲淹存世的词作目前仅5首,虽首首都是精品,却也无法改变作品少的事实。所以,难以进入八大家的原因或许就在于这个“懒”字。不过这个咱们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范仲淹一心都在朝堂之事上,写文章在他心里只能排在后面。

我们再看第二个问题,范仲淹是因作品太少了,那苏洵是能进唐宋八大家是不是沾儿子的光呢?笔者认为不是,相反苏洵是长期被大家忽视的一位散文大家。苏洵的散文,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字字珠玑,很多我们如今常挂在嘴边的名句其实都出自他手。比如:一忍可以制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等。甚至可以说,苏洵在散文上达到的高度,是完全可以媲美儿子苏轼的。

范仲淹无法进唐宋八大家,但苏洵和曾巩都进了,看似没什么道理,其实都是讲得通的。不过,不管是唐宋八大家,还是诗仙诗佛诗圣的称号,都只是后人送的虚名而已,对他们来说早就不重要了。

相关文章

57句“竹”诗词:一竿修竹,数点芭蕉,伴你良宵

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对于竹子,古代文人墨客从不惜溢美之词,古诗文当中也留下了大量咏竹的诗词。苍翠竹林,青青我心。一竿修竹,数点芭蕉,伴你良宵!让我们一起品读“竹”的诗句,体会竹子的别样风情...

《唐诗三百首》究竟有多少首?最为后人引用的诗句,不是李白的

谚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我国,《唐诗三百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是,你知道《唐诗三百首》共有多少首诗吗?收录了位多少诗人呢?其中收录的诗人谁的作品最多呢?其中哪首诗最长呢?唐代是我...

飞花令一一台

1.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 · 岑参2.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春江花月夜》唐 · 张若虚3.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

杜甫——秋兴八首(其七)

诗人杜甫身居白帝城,浮想联翩,联想到许多往事,这首诗是其中之一。书法演绎诗文:原文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月夜,石鲸麟甲动秋风。波漂菰米沉云里,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

《绝句二首其一》 - 杜甫 - 唐

《绝句》。《绝句二首·其一》--杜甫-唐。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经典悦读】杜甫: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译文: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责任编辑:梁清怡编辑:刘璐图片来源:摄图网译文来源: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