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长征组歌》复演,重病在床的周恩来总理还想再看一场
1965年8月1日晚7点,北京民族文化宫礼堂的大幕徐徐拉开,身着红军服、佩戴红袖标、打着绑腿的演员一亮相,就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在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长征组歌》终于排练完成,与观众见面。
这部红色经典史诗的演出,可谓一票难求。许多没有买到票的观众,只能到剧场买节目单收藏起来以作纪念。
《长征组歌》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呢?
十首歌曲展现长征整个过程
《长征组歌》在内容上,共分为《告别》《突破封锁线》《进遵义》《入云南》《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十首歌曲,涵盖了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最后在西北胜利会师的整个过程。
在这十首歌曲中,每一首都蕴含了相应的地方音乐元素,这在第三曲《进遵义》中尤为突出。
首演当天,在蓝天、白云、遵义会议旧址等舞台背景的映衬下,耿莲凤与搭档杨亦然配合默契,将这首歌曲唱得悦耳动听。
全方位塑造红军形象
为了更贴近红军宣传员的形象,第四曲《入云南》的领唱马国光想在表演中加入快板。
马国光亲自寻找材料打磨快板。原材料经过三天的温油慢炸,待其呈枣红色、打击声清脆动听时,才最终成型。
快板的使用,为马国光表演的形象增添了鲜活的色彩。但他感觉远远不够,还要从声音、表演上进行全方位塑造。
鲁祖立
《长征组歌》首演演员 马国光妻子
比方说“战士双脚走天下”这句话的眼神和动作,马国光都精心制作出来了。每一句、每一段他都让我看看怎么样。他又到连队给战士唱,唱一遍以后,他觉得大家都很满意了,他才觉得满意。
一人一个专属动作造型
为了让观众更真切地感受到长征的艰辛,担任指挥的唐江要求在表演中加入动作造型,这在大合唱中还是头一次。
第六曲开头,红军战士爬雪山的造型非常震撼人心。
当时负责造型设计的韩荣实等人,反复研究后决定,给每一个合唱演员设计一个造型,以雕塑的形态呈现。
韩荣实
《长征组歌》首演执行导演
有缝补衣服的,有烤手的,有大家坐这儿听故事的,有在那儿护着军旗的。这一站、一坐、一散、一合,真好!
最终,整场演出在《大会师》雄伟、壮阔的歌声中缓缓落幕。
在50多分钟的演出里,《长征组歌》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表现得畅快淋漓。这场首演征服了所有观众,大获成功。
周总理与《长征组歌》
1965年8月24日 ,《长征组歌》在北京西城区护国寺街的人民剧场公演,时任战友文工团办公室办事员的肖振环来到现场观看演出情况。就在开演前,剧场进来了几个人,在她身后的一排椅子上悄悄坐下。
肖振环
原战友文工团业务办公室行政人员
我侧面回头了一下,看到了中央警卫局九局局长李树槐,我就回头跟他打招呼。等到中间休息了,我回头刚要跟李局长说话,就看见周总理了!
周总理来看演出了!剧场里的观众一下子沸腾了起来。
其实,这并不是周总理第一次来看《长征组歌》,组歌中的很多旋律他都很熟悉。在观看的过程中,他几乎是一边看一边打着拍子。演出结束后,周总理高兴地走上舞台与演员们一一握手,祝贺演出成功。
阎祖荣
《长征组歌》首演第九曲领唱B角
当走到我这儿的时候,周总理说:“你是哪儿来的?”我说:“我是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的,我来参军了。”周总理说:“唱得不错嘛,来!”,拉着我的手,“咱们合张影。”
这个珍贵的历史瞬间就这样定格了。
多年后,《长征组歌》再次复演。一天,演出刚刚结束,演员们正准备卸装时,却突然被要求再演唱一遍。而这场演出的观众,却没能来到现场.....
当时,周恩来总理已经重病在床,得知《长征组歌》复演的消息后,周总理用微弱的声音告诉邓颖超,自己还想再看一次。
于是,相关部门立即安排摄影师用摄影机拍摄下来,带回病房给周总理看。
这一年,北京的冬天大雪纷飞,周恩来总理在病床上最后一次观看了他最喜欢的演出。
在无数的鲜花和掌声中,《长征组歌》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
这部红色经典史诗所传递出的长征精神,激励着人们战胜无数艰难险阻,成为了几代人集体记忆中的永恒经典。
敬请收看今天(9月29日)20:00
CCTV-4《国家记忆》
《长征组歌》之《精彩亮相》
全网独家首发尽在央视频APP,
点击环球标签页,
搜索并关注《国家记忆》!
想【提前】收看最新一期节目
扫描下方二维码抢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