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书打卡第6天~谁懂啊!读《春江花月夜》原来不用啃注释
大家好呀,我是晚棠,以后我将会陪伴大家共同抄书打卡,有抄书的友友一起组个队互相监督吧!
又到每日抄书时间!
选一段触动人心的文字,用手写的温度,对抗生活的浮躁
以前总觉得“孤篇盖全唐”的诗特难懂,直到今天慢下来读《春江花月夜》——才发现张若虚写的根本不是“大道理”,全是咱能看见的景、能懂的情。
春江花月夜
[唐]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开头“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不就是春天夜里,江潮和大海连在一块儿,月亮跟着潮水慢慢冒出来的样子吗?
站在江边看,准是这样浩浩荡荡的;再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其实就是月色太亮了,霜像没在飘,沙滩和月光混在一起,白得快分不清——这不就是咱夜里看月亮,眼睛被晃得有点模糊的真实感受?
最戳人的是中间那些问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其实谁没在夜里抬头看过月亮呢?看着看着就会想,以前谁跟我一样盯着这轮月亮看?月亮又照过多少代人啊?
还有“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不就是说有人坐船在外没回家,家里准有个人对着月亮想他——这事儿放到现在,不就是异地的人隔着屏幕说“我想你”吗?
整首诗读下来,没有生僻字,也没有绕弯子的典故,就是用月亮、江水、花林这些常见的东西,写尽了景的美、日子的长,还有人心底那点牵挂。
难怪过了这么多年,再读还是会被打动——原来好诗从来不是用来“考”人的,是用来帮咱把心里说不出的感受,好好讲出来的。
今天的抄书打卡就到这儿啦!一笔一划抄完《春江花月夜》,才真正摸透“海上明月共潮生”里的温柔——下次再读,这些墨痕里的月光,大概会更亮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