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3首端午诗,致敬千年不灭的精神_端午诗有哪些

booxun2周前 (09-02)知识百科7

#迎端午粽享团圆##迎端午粽香纳福##端午#

夏日的风,裹着粽叶的清香,漫过季节回廊。

推开岁月的门扉,我们来到了端午。

这是一个追思怀古,传承文化的节日。

汨罗江畔,龙舟飞驰,水花四溅,追寻着远去的忠魂;

艾草青青,悬于门前,碧影摇曳,守护着千年的传承。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三首端午诗,致敬千年不灭的精神。

01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贝琼《己酉端午》

端午时节,风雨潇潇,天地间笼罩着一层晦暗。

汨罗江的浪涛依旧翻涌,却不见有人凭吊屈原。

榴花在雨中肆意绽放,仿佛在嘲笑世人的遗忘。

想起陶渊明,即便无酒相伴,依然能保持清醒的自我,坚守内心的高洁。

屈原又何尝不是如此?

即便身处浊世,依然独善其身,心怀家国大义。

诗人借端午风雨之景,抒发了对屈原忠魂无人凭吊的慨叹。

同时以陶渊明自况,表明自身虽处浊世,却坚守高洁品格的人生态度。

当汨罗江的涛声渐被遗忘,当楚辞的平仄散入尘埃,总有清醒者在无人的角落,以孤独的姿态,守望精神与传承。

风会停,雨会歇,有些信念与精神,永远在岁月深处闪耀。


02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文天祥《端午即事》

五月初五端午节,有人送了我一枝艾草。

指尖抚过叶脉,勾起万千思绪。

相交多年的故人,大多归了黄泉,新结识的友人也远在万里之外。

偌大天地,竟只剩孤身一人,在端午的热闹里,咀嚼着苦涩。

揽镜自照,鬓间又添了几许白发,但报国的丹心依然炽热。

想要去三湘,跟随屈原的脚步,无奈大海茫茫,阻隔了去路。

整首诗的情感复杂而细腻。

有庆祝节日的一丝欢愉,有漂泊异乡,故人难见的孤独,有人生易老,壮志难酬的慨叹,但更多的还是对国家的一片赤诚之心。

纵使鬓染星霜、身世浮沉,丹心不灭,精神不朽。

正如艾草,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在端午的日光里,守候着温暖与忠贞。


03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张耒《和端午》

江面鼓声如雷,龙舟飞驰而过,喧天的竞渡声里,藏着千年未散的悲冤。

山河破碎,身陨国殇,灵魂沉入汨罗江底,再也无法归来。

曾经的金戈铁马、庙堂风云,都在历史的冲刷下消逝不见。

一切兴衰荣辱皆成空影,唯有一曲《离骚》,在世间传唱不衰。

这首诗通过端午竞渡的场景,抒发对屈原的永恒追念。

《离骚》是屈原用血泪凝成的篇章,饱含着对美政的向往,对奸佞的愤慨,对故土的深情。

每一个字都带着炽热的温度,穿越千年,叩击人心。


-END-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相关文章

辛弃疾最婉约的十首词,《青玉案·元夕》第十,第一很多人不知

大家好,我是载月诗话,文章开始前,请大家花2秒钟的时间,给作者点个关注,如果觉得作者写的尚可,也请您点个赞,分享一下文章,若有不同的意见或者给作者提批评和建议,也欢迎留言讨论。正如王士禛在《花草蒙拾》...

四十首《十六字令》词作,值得品读

十六字令,词牌名,因全词仅十六字而得名;又名“苍梧谣”“归梧谣”“归字谣”“燕衔杯”“花娇女”。此调只见两体,均为单调四句十六字,属于最短的词。正体三平韵,第一、二、四句押韵,均用平声韵。变体两平韵,...

杜甫写给妻子的一首情诗,无一爱字,却是我读过最深情的诗

杜甫是唐朝的“诗圣”,也是一代“情圣”,他和发妻做到了真正的一生一世一双人。有人说杜甫是因为贫穷,所以才那么专一,但其实也并非如此,唐宋又穷又花心的诗人不在少数。例如柳永也很落魄,但他一生红颜无数;还...

【经典悦读】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译文:重阳节登高眺望家乡,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只感无限烦愁。责任编辑:罗荣滔编辑:刘璐图片来源:摄图网译文来源:古诗文网...

微海报 | 九九重阳 这些诗词你还记得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日齐山登高[ 唐 ] 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

大平原(三百一十九)|《秋兴八首》 解构笔记(节选)

《秋兴八首》 解构笔记(节选)文/祁林虎1这一天巫山附近阴沉而无雨云像许多杜甫快要压在我身上了。傍晚我走出门去,枫树的叶子落完后就显得光秃秃的。我的苦闷,我的衣服接纳了露水的一层又一层我也不知道我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