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婳新韵和唐.五代.宋词之心有灵犀(冯延巳篇)
冯延巳(903-960年),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扬州)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他的词绮怀细腻,风情万种,对北宋初期的词人影响较大。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阳春集》。
但我以为,从他的词风和词作来看,此人胸怀和格调儿有限,作为南唐中主李璟的老师和相爷,南唐的迅速衰败,和他有很大关系,根本就没有尽到一个老师和相爷的责任。将李璟教得整天只会填些腻腻歪歪的花间词,治国、打仗,一败涂地,将他爹(杨之诰,后改名李昪)不惜改名换姓建立起来的南唐,几下子就败得差不多了,干脆直接对宋称臣。到了后主李煜,15年,南唐干脆就没了,直接归宋。这父子俩一个是冯延巳的直接学生,一个是间接学生。只学到花间派的婉约词风,治国方略,好像根本就没有教或是没学到。我想,如果李璟和李煜有一个像诸葛亮、魏征和张居正那样的老师,好生指导他们治国而非填词作画,没准儿,南唐还可以多挺个几年,毕竟,那时宋太祖的实力也没多强大。看来,皇上选对老师很重要。
1、依新韵和冯延巳词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掷久》
谁道闲情抛掷久。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
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
平林新月人归后。[冯延巳]
*
曲径芬芳浓似酒,
又到春深,往事悄回首。
燕闹莺啼新雨后,
扑烟脉脉湖边柳。
一去韶华难再有,
独立花间,寂寞君知否?
雪月风花诗已皱,
为何念你心依旧?[彤婳]
彤婳随笔:花前月下伊人影,标准的花间派格调儿。
2、依新韵和冯延巳词
《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细雨湿流光,
芳草年年与恨长。
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
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
睡起杨花满绣床。
薄悻不来门半掩,斜阳。
负你残春泪几行。[冯延巳]
*
春雨立回廊,
点点落红小径旁。
密密雨丝纤指弄,微凉,
一翦春风昨日香。
穿越旧时光,
历历前尘蔓感伤。
念念相思幽梦里,迷茫,
雁字空回几断肠。[彤婳]
彤婳随笔:春愁浮起,想你断肠。
3、依新韵和冯延巳词
《点绛唇.荫绿围红》
荫绿围红,梦琼家在桃源住。
画桥当路,临水开朱户。
柳径春深,行到关情处。
颦不语,意凭风絮,
吹向郎边去。[冯延巳]
*
又是春深,桃花依旧蜂蝶舞。
往昔回顾,笑语盈盈处。
一去经年,念念心如故。
情欲诉,绮怀无数,
花雨飞一路。[彤婳]
彤婳随笔:春思婉约托飞絮。
4、依新韵和冯延巳词
《谒金门.春闺》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
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
举头闻鹊喜。[冯延巳]
*
风细细,轻抚一帘烟雨。
红伞流连香径里,
柳丝轻轻绿。
横斜几树桃花,
更进一分春意。
故地幽幽空伫立,
故人何处觅?[彤婳]
彤婳随笔:春意深深知几许?
5、依新韵和冯延巳词
《采桑子.马嘶人语春风岸》
马嘶人语春风岸,
芳草绵绵,杨柳桥边,
落日高楼酒旆悬。
旧愁新恨知多少,
目断遥天,独立花前,
更听笙歌满画船。[冯延巳]
*
百般红紫春风挤,
远近游船,笑语连绵,
旧日桥头新柳烟。
春衫有色愁无色,
独立无言,寂寞红笺,
紫燕飞还人未还。[彤婳]
彤婳随笔:新愁旧恨,尽在这热闹的春意中。
6、依新韵和冯延巳词
《长相思.红满枝》
红满枝,绿满枝,
宿雨厌厌睡起迟。
闲庭花影移。
忆归期,数归期,
梦见虽多相见稀。
相逢知几时?[冯延巳]
*
月上迟,日上迟,
帘卷春风梦醒时,
燕飞杨柳枝。
爱千丝,恨千丝,
一去经年君可知,
此心依旧痴。[彤婳]
彤婳随笔:别情依旧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