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84.46分 | 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美学鉴赏&咬文嚼字

booxun2周前 (09-02)知识百科2

鹊踏枝

【南唐】冯延巳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美学评分】

总体评分:84.46分

作品影响:7.00

合于章律:18.00

工于意境:29.40

臻于情感:30.06

推荐指数:★★★☆


【美学详解】

作品影响:

作者冯延巳,南唐词人宰相,对北宋影响较大,被王国维先生多次盛赞。

合于章律:【拟】【绮】【渲】

拟: 本词开篇,写落梅,用拟人的手法,很出色。“繁枝千万片”,说明落梅之多,“学雪随风转”,说明落梅像雪一样,颇有飞花之美。曹植《洛神赋》,写美人有“轻云之蔽月”、“流风之回雪”等语言。本词落梅随风转,特别有流风回雪的美感。此外,梅花凋零,本是落花殇逝的凄凉之景,而犹自多情,仿佛表达出,即便面临凋零、面临死亡,也要保持美丽,保持优雅。词人以此番笔触写落花,应有深意。

绮:本词通篇,言语都是绮丽华美。冯延巳的这首词词,基本找不到口语的因素,每句话,都是经过修饰的,很多字句的选择,都非常考究,如“暮景烟深浅”,深浅二字,就把“山色有无中”的画面体现了出来。而“鲛绡掩泪”,让女子的擦泪的样子,有了很具体的画面感。

渲:本词的章法,一直都在渲染愁绪,可谓层层递进,层层渲染。开篇落梅,应是笙歌时候所见场景,说明词人心不在笙歌之间,转而直言,笙歌易散,而愁绪无限;紧接着,登楼远眺,心里似有所盼,这一盼,征鸿都过尽了,四面寒凉,也不愿离去。可最终,所盼之人,还是没有出现,只能鲛绡掩泪了。本词的主人公,是词人塑造的这位女子,她像是在盼望一个人,但是这个人最终没有盼到,她也因此,涕泪涟涟。

工于意境:【雅】【阔】【繁】

雅:本词的意境,非常雅致。如梅花、如笙歌、如酒醒、还有登楼,以及最后的:鲛绡——传说中鲛人所织的丝绢、薄纱,都说明整首词的场景,符合冯延巳宰相的身份,有庭院、阁楼、诗酒花茶的雅致感。同时,鲛绡一词,也可以表明词中人物,应为一女子,这也是五代时期,男人作女子词的常见现象。

阔:本词下阙,特别有开阔的视界,春山寒四面,说明四面都有群山相连,并且在暮色时分,又有炊烟升起,深浅之间,画面感极强。此外,过尽征鸿,女子不仅在观望四周,还会抬头看天,天上则有鸿雁群飞。我们在读此词的时候,要有天地开阔,四面群山相连的想象。

繁:本词很多场景,都比较有动感,这种动感之美,我们也要留意。如:开篇,流风回雪的动感之美,笙歌之笙,在演奏时候,也常常很有动感;下阙的征鸿、还有深浅的烟,也都不是静态的画面,甚至还有最后的擦泪的动作。所以,诗中有画的话,这首词里就是动画了。

臻于情感:【愁】【浓】【节】

愁:本词的情感,是愁,这在词中已经明说了,但是因何而愁,却留给了读者去猜想。词中,过尽征鸿,这个“征”字,有出征的含义,会不会是南唐正处于战争之中,所以词人心里有愁绪,有焦虑呢?抑或,这位女子在等的人,就是词人心中的贤明君主,可是,这样符合词人理想的君主,终究没能出现,词人只能以泪洗面?

浓:本词愁绪是很浓的,词人也在层层渲染着这种浓愁。

节:但是词人只说愁,却不明说为何而愁,情感表达显得很节制,仿佛有话要说,话到嘴边,又被咽下。情感表达很节制,这也是冯延巳很多作品的情感特质。或许,他贵为宰相,说话习惯了掌握分寸,或许,南唐政治氛围,说话只能谨慎。

人本美学总评:

南唐冯延巳,既是才华横溢的才子,又是位高权重的宰相,所以,他的词作,兼有才子和宰相的双重特征。作为才子,他的词作,章法精美,言语丽,人对比,各种手法染愁绪,纷富丽,极有感染力。作为宰相,他的生活文,视界开,但是也因宰相身份,让他的情感表达显得制谨慎。本词之中,一片愁,可究竟为何,词人最终却只字未提。


【名家观点参考】

1、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词有貌不深而意深者,韦端己《菩萨蛮》、冯正中《蝶恋花》(即 《鹊踏枝》)是也。

笔者思考:冯延巳的词,塑造的女子,非常简单,只是等人不到,流泪沾巾。但是细细想来,却又像是寓有深情。像是落梅如雪,有不畏死的决心一样,或许词人位高权重,说话多有顾忌,所以才将深意隐藏,待读者自己体会吧。

2、沈曾植《曼陀罗寱词》评:正中身仕偏朝,知时不可为,所为《踏鹊枝》诸阕,幽咽惝恍,如醉如迷,此皆贤人君子不得志发愤之所作也。

笔者思考:冯延巳身为南唐宰相,对于南唐的风雨飘摇,或许心里也是有数的。所以,他的词作,常常流淌出很浓的愁绪,也有很多身不由己的感觉。就像本词“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一样,他并没有享受笙歌,却在笙歌之中,更加忧愁。此外,冯延巳算贤人君子吗?若以史料来看,冯延巳的口碑是有争议的,但是从其谥号“忠肃”来看,他应该是一个忠诚恭敬、宽仁爱人的宰相。他的词作,流露出很多身不由己的愁绪,或许,这种身不由己,也是他为官治国的真实写照。

3、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正中词除《鹊踏枝》《菩萨蛮》十数阕最暄赫外,如《醉花间》之“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余谓韦苏州之“流萤渡高阁 ” 、孟襄阳之“疏雨滴梧桐”不能过也。

笔者思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冯延巳赞赏有加。当然,读完冯延巳的词作,就会认同王国维的评价,绝无过赏之嫌。

相关文章

辛弃疾最经典的100句诗词,每一句都直击人心,读10遍也不厌

在宋代,辛弃疾是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他是将军,上马能持刀杀敌,下马能提笔赋词。做将军,战绩斐然,写词,佳作频出。他的生命里,有沙场、有壮志,也有理想,有田园。如果你想了解辛弃疾,那么,一定要读一读他的...

宋词豪放派第一人,辛弃疾经典的6首宋词,你可能都没有读过

唐诗、宋词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弘扬传统诗词文化,分享精彩诗词给朋友们欣赏,善莫大焉。本文分享豪放派代表人物辛弃疾精彩的6首词,这些词知名度并不高,但水平很高,值得推荐给朋友们欣赏,值得我们细细品...

十首经典的冬至诗词,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冬至这天,太阳最低,夜晚最长,白昼最短,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从“一九”数到“九九”,冬寒就变成春暖了。冬至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古...

和孩子一起读诗|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

和孩子一起读诗2018/02/27春有百花好时节,春天也是读诗天~央广新闻公号和娱乐广播《睡前故事》节目共同推出一档新栏目——和孩子一起读诗。每天一首诗词,让孩子的枕边有更辽阔的世界~《绝句二首·其二...

纳兰寒柳词: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丨周末读诗

春天的柳树,似乎才是柳树。杨柳依依,忽见陌头杨柳色,郁郁园中柳,拂堤杨柳醉春烟......春天的诗里,处处有柳树,有柳树的地方,就有春光旖旎。《说文》释柳为小杨,即杨之细茎小叶者,以故世称“杨柳”。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