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故事:古有三尺巷,今有七寸墙,邻里之间的谦让,造就了王庄奇特的景象

booxun2周前 (08-31)知识百科3

王庄是我爷爷的姥姥家,小时候他生活在那里,对那里特别的了解。

这个村子我去过,很奇怪,由东向西,每排房子都矮一块,错落有致,看起来犹如台阶一般

之前的老村庄根本就没有规划,垫起一块地方盖上房子就能住,后来条件好了,政府给规划的排房,像我们村上就是一排排的盖的特别规矩,整个村庄的鸟瞰图就好像一张拼图,每块大小都是一样的。


王庄的鸟瞰图和我们是一样的,但若是站在最东边的房顶上往西面看,就好像下楼的楼梯一般。

我一直很纳闷这是为什么,爷爷告诉我,这是因为谦让。


王庄有两大姓,一个姓王,一个姓齐,在那个年代,同根同源的家族人越多,势力也就越大,因此两个家族明里暗里也是争斗了很多年,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当然了相互之间交好的也不少。

但是仇恨是最不容易让人忘记的,很可能上溯好几代结下的仇怨,到了现在还是化解不了。

王山一和齐三生是同学,两个人在学校也是最要好的朋友,但是只要是放了学,他们两个人就不说话,不为了别的,就是害怕他们家的大人看到。

打他们记事起,父母就告诫他们不能和对方玩,咱们两家是世仇。

但是实际上一个村子住着,哪儿有什么深仇大恨,只不过是他们老爷爷那一代两家结为了亲家,但是后来女方英年早逝,留下了两个孩子。


男方毕竟还年轻,于是就续弦了,仅仅就是因为这件事,两家人开始反目成仇了,两个孩子也住到了姥姥家,跟了姥姥姓。

用老话说,两家人开始不搭腔了,意思就是你给我说话,我就当没听见,不理你。

谁能想到仅仅是这点小事就延续了好几代,一辈传一辈,到了王山一和齐三生这一辈还没完事。


后来,两个人都长大成家了,也成为了家里的一家之主,正好赶上政府给建新村,宅基地抽签,两户人家成了左右邻居,王山一家在东,齐三生家在西。

家里的老人都去村委会闹事,不为别的就是不想和彼此挨着。

村长也是知道他们之间的这种情况,而且在村上这种情况还不少,肯定不能开这个先例,于是统一答复:“自己抽的签,不要啥也没有,住河里去吧。”


不过暗地里,王山一和齐三生倒是很高兴,毕竟他俩从小就很好。

宅基地改变不了了,那就得盖新房啊,不然老房子拆掉了,也就没地方住了。

王山一本身就是干建筑的,因此他是村上的第一家,新房很快拔地而起,封顶了。

紧接着齐三生家的新房也开始动工了。


一些好事的人都等着看热闹,很简单,有句俗话说得好:宁可青龙高万丈,不可白虎回头望

房子都是坐北朝南,那么东边为青龙,西边为白虎,意思就是东边的房子可以比自己高,但是西边的房子不行,如果是这种地势会对主家不利。


村上的人都知道他们两家的恩怨,所以很多人都认为齐三生会在新房上做文章,毕竟王山一家的新房已经封顶了,不可能再往上盖。

齐三生家的新房一天一天的拔高,眼看就要赶上王山一家的房子了,王山一家的老人心里也很担心,但是这种事又没办法去说,毕竟他们两家不搭腔。

就在大多数人看着房子高度越来越近的时候,齐三生家上梁封顶了。

不仅不比王山一家的高,还矮了七寸,也就是二十多公分。


齐三生的父亲知道了之后很气愤,怒气冲冲的来找齐三生,问他为什么这么盖。

齐三生的解释很简单,青龙高万丈,对咱家好。

老爷子明白齐三生的意思,事情毕竟过了这么多年了,确实也不该一直闹下去,只是没有机会开口,两家人也和解不了,当时啥也没说,甩手回老房子里去了。


王山一家的老人也知道了这件事,心里也不是个滋味,本来以为人家会高出自己,没想到不仅没高,还矮了七寸。

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这都证明齐三生家服软了,别人服软了,自己就不能板着,毕竟那时候的对错真的分不那么清楚。

换上新衣服,王山一的父亲提着两瓶酒就到了齐三生的新房子里,里面还没有装修好,空旷的很,只有齐三生一个人在这里,看到王山一的父亲来了,心里多少有点惊讶。

三小子,我来找你爹喝酒,你问问他带菜不?

老爷子晃荡了晃荡酒瓶子,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自己开始给自己卷烟。

齐三生哪能不知道啥意思,赶忙跑回了老家,把这里的事情给他父亲说了一下,他父亲也是十分的激动。

老婆子给我抓把花生米,我喝不死他!


老父亲把花生米装满了上衣口袋就离开了,齐三生给他母亲说这样太寒酸,我去饭店要几个菜吧。

母亲阻止了他,齐三生不太明白,母亲说了这样一句话:“他们在喝年轻时候没喝完的酒!


那一天,两个老人不知道喝了多少酒,反正在新房子里待了整整一天。

第二天,两家之间多了一堵齐腰高的墙,用水泥抹平的墙面上歪歪扭扭的抠出来三个字“七寸墙!

事情传出去,老村长就坡下车,宣布这种格局,风水好,都按照这个来,以至于最东边的新房盖起来都是一层半的高度,形成了这个独特的村庄。

正所谓:

喜结连理,本是好事一桩。

英年早逝,续弦已致两伤。

代代相传,非要反目成仇。

墙矮七寸,解开老人心房。

有意和好,奈何外人眼光。

远亲众多,不如近邻担当。


作者:星尘讲故事,专注民间故事,有好的故事也可以给我分享哦~

申明:本故事为原创民间故事,纯属虚构,不得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配图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喜欢请关注我,点赞评论转发哟,讲民间故事,看世间百态,品百味人生!谢谢您的支持!

相关文章

白居易两首《长相思》比较!

先看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闺怨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句...

李白和杜甫谁技高一筹?看完两首写长江的诗,答案立见分晓

要说在唐代选出两位诗人,相信很多读者的答案都是李白和杜甫。虽然两人总被一道提起,王不见王,但其实两人的诗歌风格不同。而且杜甫还是李白的小迷弟。两人都爱诗,但却是不同的风格,杜甫擅长写现实主义诗歌,他晚...

辛弃疾最热血的一首词,最后6字霸气外露,冠绝古今!

在古代,会打仗的人很多,会写词的人也很多。但要说又会写词又会打仗的人,除岳飞外,那就是辛弃疾了。辛弃疾,字幼安,被称为“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他出生于山东,在他出生前,山东就被金人占领了。辛...

重阳节第三期|重阳节手绘图片设计素材、重阳节诗句

重阳节和中秋节哪个节日先过?答案当然是中秋节啦,易图网(yipic.cn)上一期已经为大家带来了一组中秋节日海报,本期就为大家带来一组重阳节海报,和设计师们一起从重阳节海报和重阳节诗句中探寻重阳节的意...

古诗词欣赏《绝句二首》唐·杜甫

绝句二首。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杜甫诗话|开口咏凤凰

杜甫没想到,幼年时离凤凰那么近,成年后凤凰受尽约束。天宝六载(747年)应试,因李林甫的奸计,全部士子落选。杜甫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现实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他因此更了解民生疾苦。他看见了上层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