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民间故事:落井下石伪君子,忘恩负义真小人

booxun2周前 (08-31)知识百科3

“忘恩负义”用来形容那些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反过来坑害恩人的小人。然而,你知道这个成语的典故来历吗?

话说,从前有个名叫石义的小伙,为人忠厚老实,和老母亲相依为命,以打柴卖草为生,时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这一天,石义上山砍柴,走到河边的时候,只见波浪翻滚咆哮,有个人趴在一根木头上,在河面起起伏伏。

石义心善,立刻出手帮忙,把人救上了岸。

小伙子自称王恩,出门过河不留神,被洪水卷了下来。

石义可怜王恩,急忙将王恩扶回了家,不但拿出仅有的粮食让他吃饱喝足,还给他换上了干净衣服。

王恩对石义感激不尽,和石义结拜为兄弟。从此之后,每天形影不离,不是同胞兄弟却情同手足。

这一天,石义从河边又捡回来一块石头,觉得圆润漂亮,拿回去给王恩见识一下。谁知道王恩一看,顿时喜上眉梢。连忙把石头擦得干干净净,又把门关上。

石头渐渐绽放出光芒,把屋子照得亮通通的,石义吓得惊叫一声,还以为遇上了怪物。可王恩捧着“石头”哈哈大笑,说道:“兄弟呀,这可是夜明珠呀,世上少有的宝贝,咱们把这个东西献给当朝万岁,从今往后吃喝不愁呀!”

石义一听,高兴坏了,立刻拍板让王恩带着夜明珠进京献宝,自己在家赡养老母,等待好消息。

王恩吃饱喝足上了路,一转眼就是三个月过去,音信全无。石义在家提心吊胆,生怕王恩发生意外。于是安顿好老母亲,拄着拐棍,一路要饭去寻找王恩。

石义忍饥挨饿走了一个多月,终于来到了京城,四下打听王恩的下落。问来问去,大家都说王恩是当朝的进宝状元,如今住豪宅享受荣华富贵。

石义不相信,跑去状元府找王恩说理,可谁知王恩仰着头,根本不认这位“大哥”,还将其痛打一顿,赶出了大门。

可怜的石义被打得遍体鳞伤,还没处说理,只好一路往回走,一路偷偷掉眼泪。

就在此时,天空突然刮过来一股黑风,遮天蔽日,飞沙走石,隐约听见半空有女子在尖叫。“救命!救命!”

石义二话不说,拿起一块石头就扔了过去,黑云立即逃遁远去,然而却落下一只绣花鞋,留下了一串血迹。

石义看绣鞋做工精美,随手揣在怀里,继续赶路。可走了没多久,又遇见了王恩,带着大队人马冲着他走来。

王恩趾高气昂走到石义面前,问他有没有见过皇姑(长公主)。

原来之前皇宫里刮来一股黑风,一个模样丑陋的妖怪将皇姑掳走。皇帝心急如焚,派出王恩前来寻找皇姑,事成之后招他为驸马。

石义一听,当即想起了刚才发生的事情,立刻带着王恩沿着血迹一路追寻,来到一处枯井,血迹就此没了踪迹。

王恩见石义找着了洞口,立刻让人拿来绳索和筐子,在绳上栓上铜铃,对石义说:“我把你吊下去寻找公主,找到以后,你就摇绳子,我们听着铃响,就拉你们上来。”

就这样,石义坐进筐子里,慢慢地进入枯井之中。

枯井深不可测,石义在洞底摸索前行了很久,方才找到亮光。只见里面有山有水,还有花草,犹如人间仙境一般。

来到一处河边,石义看见一个漂亮姑娘正在坐在那里掉眼泪,脚上只穿着一只鞋。

石义连忙从怀里把捡来的那只绣花鞋,递给了姑娘。

姑娘顿时又惊又喜地问:“你是谁,怎么有我的鞋?”

原来眼前的这位姑娘就是众人寻找的皇姑,被黑风老妖掳来当媳妇。谁知道走到半路,被石义扔出的石头砸伤了眼睛,此时正躺在屋里养伤。

皇姑告诉石义,“黑风老妖力气惊人,刀枪不入,唯有压在他身底的那把剑,才能伤得了他。”

在皇姑的帮助下,石义偷偷摸进了屋,趁着妖怪闭眼休息的工夫,一把抽出宝剑,一鼓作气砍掉了妖怪的脑袋,然后拉着皇姑就往外跑。

来到洞底,石义让皇姑先坐进筐子,扯了扯铃铛,上面的人听到声音,就往外拉身子,临别的时候,皇姑顺手将自己的簪子送给石义,算做信物。

王恩见石义救出皇姑,又起了坏心眼,派人先把皇姑抬回去,而后让人搬来石头填上了井口,得意洋洋带着人马回去领功。

再说石义发现洞口被封上,知道又是王恩在害他,只好另找出路。没多久,又发现了一个石头洞,遇到一个被铁链绑着的小伙子。

所谓同病相怜。石义问小伙子是谁,为何被绑在这里。

小伙子说:“我是东海小白龙,和黑风老妖打了一仗,结果没打赢,被绑在了这里。”

石义连忙又返回到黑风老妖的老窝,从尸首上找到钥匙,解开了铁锁,救出了小白龙。

小白龙感激石义的救命之恩,背着他冲出枯井,送到安全的地方,这才摆着尾巴谢恩,返回到了东海。

再说,王恩领着皇姑回去,冒名领功说是他的功劳,皇帝信以为真,当即兑现承诺,决定招王恩为驸马。

皇姑听说王恩在皇上跟前冒名领功,死活不肯。找到皇上诉苦说:“救我的人另有其人,他叫石义,我还送给他一根簪子作为信物!”

皇帝听后,雷霆大怒,当即把王恩关进大牢,派人寻找石义的下落。

就这样,王恩犯了欺君之罪,被拉出去斩刑示众,而石义也被招了驸马,没过多久,也把家里的老母亲接到京城,共享荣华富贵,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

这就是“忘恩负义”的来历,故事讲完了,大家有什么说的,不妨留言评论。


“忘恩负义”的来历,故事讲完了,大家有什么说的,不妨留言评论。

相关文章

宋词豪放派第一人,辛弃疾经典的6首宋词,你可能都没有读过

唐诗、宋词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弘扬传统诗词文化,分享精彩诗词给朋友们欣赏,善莫大焉。本文分享豪放派代表人物辛弃疾精彩的6首词,这些词知名度并不高,但水平很高,值得推荐给朋友们欣赏,值得我们细细品...

送孟浩然之广陵

初中的同学们,我们小学的时候,都学过李白的诗歌,送孟浩然之广陵。相信大家都可以背诵,诗句如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是一首送别诗,这是本首诗的基调。但是诗中的离...

带大家看一下8.8分的《冯梦龙传奇》

今天带大家看一部爱奇艺评分8.8的电影《冯梦龙传奇》,冯梦龙是明末的文学家,思想家,借用电影中戴县丞的一句话,此人是姑苏人士,白话文人,相信小伙伴们一定知道他的著作《三言二拍》,该故事是由苏州广播电视...

毛不易新歌43分钟打破纪录,吉尼斯世界最长和最短歌曲相差639年

毛不易新歌《小王日记》2月20上线,这首歌以音乐日记的方式,将专辑《小王》的十首歌串联了起来,全长43分36秒。严格的说它不能算是一首歌,而是这张专辑的最后的“彩蛋”,用一种特别的音乐形式,将整张专辑...

克拉默练习曲技术分析

克拉莫,又译作约翰·巴普蒂斯特·克拉默(Johann Cramer,1771.2.24.-1858.4.16.),原籍德国的英国钢琴家、作曲家和钢琴教师。1771年生于德国曼海姆一个著名音乐世家,是原...

杜甫《秋兴八首》第一章的“伤”字为什么用得非常妙

谢谢你的邀请和提问。“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前两联因秋托兴,后两联触景伤情,你认为呢?”杜甫的《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766)之秋,是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