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中文系的孩纸看完手动害怕:“塘栖”二字到底怎么读?

booxun1个月前 (08-16)知识百科4

“塘栖”二字是读“tangqī”还是“tangxī”?

相信很多人会脱口而出,当然是读“tangxī”啦。那究竟对不对呢?不急,我们先来看几副照片。

看完小余儿自己都迷糊了,到底是读“tangqī”,还是“tangxī”呢?

有人认为念"tangqī"

常常听到有人说,从字意出发,塘栖取的是“栖息”的意思,所以现代汉语的标注是没问题的;同是持这个观点的人,往往摇着手里的一本《棲里景物略》,表示古字是“棲”,这个形声字声旁就是“妻”,按照栖息的"qī"念并无问题。

有人却不这么认为

但是,幽默的是,《棲里景物略》的作者张之鼐并不同意这个观点。

他在《唐栖古今沿革考证》中开宗明义地说:

余闻之故老言:自鳖子门以上,至朱桥范村,谓之江塘;龛、赭二山以下,至海盐射浦,谓之海塘。自江涨桥河至奉口,有塘长三十六里,曰官塘。官塘之西,又有一塘,曰西塘,袤长十八里,接安溪四安驿路。自东仓新桥入运河,至长安坝,曰上塘。自北新桥至崇德,为下塘。崇德有地名塘东,天开河为塘南,此地为塘西,其塘北为海无疑矣。东坡杭州被召还阙,别马中玉词云“明朝归路下塘西,不见莺啼花落处”可证。

在余杭,很多地名都跟官塘有关,像塘栖现在还保留了“三官塘”等等的地名。因此,张之鼐的观点是,塘栖是“官塘之西”的意思,跟塘南、塘北无异。

本着严谨的态度,我们来做一下分析。

先来说说古音

其实,从宋代到明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栖”“棲”“西”这三个字一直是交替出现的。

1

上古音

我们从上古音系看出两个问题:

1、上古音就念 “西”这个音;

2、“栖”和“棲”这两个字在字形上存在一个合并的过程,并不存在“棲”比“栖”更古老。

2

《广韵》以及诸多神仙的研究

《广韵》的地位就不用多说了,中文系的骚年,当你们看到王力、高本汉、蒲立本这些人的名字出现在一起是不是都要颤抖了?他们,都说读“西”。

3

《中原音韵》

终于开始出现了一点点不同,语音流变,开始读“妻”了。

4

《洪武正韵》和《分韵撮要》

总而言之,即使考虑到语音流变的过程,古音里一直都是念“西”的时候多。

再来说说语意

1

大多数人说古时塘栖是念“妻”,无非是根据胡玄敬《栖溪风土记》中所说:“国初开浚运河,大筑塘岸,居民初集,负塘而栖,因名唐栖。”——这个意思确实是通的,可咱们得考虑它的时间啊,胡玄敬是明人,他所叙述的这个原因,即张士诚开凿大运河塘栖段,使人得以“负塘而栖”,这是元末的事。那宋元时期,塘栖的“栖”字怎么念?当然是“西”啦。

明清方志的作者或为水平所限,或出于对家乡的情感,又或者出于时代局限,所言所记以不可信者居多。但张之鼐的《塘栖古今沿革考证》一段,可谓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宋范玉湖有《纪行塘西》诗,严阁老嵩《钤山堂集北上志》有《早行发舟塘西宿》诗,王元美作《卓徵父集序》亦作塘西,胡休仲《柳堂集》、卓左车《漉篱集》,俱作西,皆西字之证也。

宋范玉湖诗与前文所引苏东坡诗,皆在胡玄敬之前,因而“负塘而栖,因名塘栖”之说,不攻自破。

又引严光大《行程记》:

先是,以左丞相吴坚、右丞相贾余庆、参政刘岊、家铉翁、枢密文天祥五人为祈请使,御史杨应奎、大宗丞赵若秀为献玺纳土官,于是德祐二年 十二月初九日,左相吴坚自天庆观方丈出北关门,同贾余庆各官登舟,泊于北新桥下,终夜涕泣,伯颜令人慰谕之。此日,文天祥以正义激烈分辩,激怒伯颜,伯颜 遂差监兵头目防守之。是晚,泊谢村。十一日,天祥自北栅登舟,同众官会于唐栖。

文天祥事,在宋末元初,并无塘栖大运河,那么这个塘栖的“栖”字又读作什么呢?当然是读“西”啦!

2

塘栖者,隐者之栖也。《卓氏家乘》有云:

唐栖者,唐隐士珏避杨髠之难,流寓于此。则又一伍子矣。建文忠贞之裔,播迁兹土,忠孝之士,奕叶争光。此乡固不仅丰年为号,仁寿名桥而已也。

文中提到的这位隐士姓唐名珏,系宋末元初人,世居绍兴攒宫宋六陵之旁,因痛恨元僧杨琏真珈盗六陵、弃帝骸的罪行,夜邀乡里壮士,移六帝骨骸于兰亭附近,事后,他为了避其祸,匿名陷居于唐栖的三分村,里人们敬重他的义行,遂名其居住地为唐栖。说到这里,相信小伙伴们这会儿都应该已经抢答了,在这个典故发生之前,塘栖这个地名怎么念?!当然还是“tangxī”。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最后的最后,地名的标准,本身就应该是当地人定的。换言之,当地人念什么,这地方就叫什么,所以才有这么多专有地名。比如四川筠连,这个“筠”念什么啊?“jūn”。只有地名是这么念的,连意思都没有。

假如这个例子太远,那么想想浙江的“浙”,它的意思是“曲折”,应该是“折江”,即便加水也是个形声字,为什么念第四声?原因当然很复杂,说文也是二篆分立,但有一条是跑不了的,吴方言这个字念入声。现代汉语没有入声,但依旧迁就当地人,把它定成了仄声的第四声,不管多少北方人念“折”,“大浙(zhè)江”第四声就是那么理直气壮,这是文化中的人性化。

好了各位,看完你明白“塘栖”到底怎么念了吗?

相关文章

一茶,一书,一知己

点击题目下方诗词天地,邂逅一份古典与优雅编辑:诗词天地(shicitiandi)【 茶如人生,淡中有味,虚怀若谷,怡然自得。喝出了苦和甜,清和涩。人生就是一本书,谱写出了成功和失败,幸福和快乐。人生必...

孟浩然《过故人庄》心旷神怡,赞叹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创作出这诗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

十首诗词,走过半生,才读懂其中真意!

人生是什么?有人说,人生如同日出日落,既有阳光灿烂,又有黎明前的黑暗,既有朝阳,又有晚霞,既有蓝天白云,又有满天繁星。也有人说,人生就像是一条河,左岸是无法忘却的回忆,右岸是值得紧握的璀璨年华,中间流...

杜甫写给妻子的一首情诗,无一爱字,却是我读过最深情的诗

杜甫是唐朝的“诗圣”,也是一代“情圣”,他和发妻做到了真正的一生一世一双人。有人说杜甫是因为贫穷,所以才那么专一,但其实也并非如此,唐宋又穷又花心的诗人不在少数。例如柳永也很落魄,但他一生红颜无数;还...

请收藏———有关“重阳节”诗词

一缕秋风,百样情怀。趁着重阳佳节,就让我们伴着秋风菊香,行走在诗词的山峰里,品味不一样的重阳。1.《采桑子 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初唐绝句,别有风味

【虞世南一首】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王绩一首】秋夜喜遇王处士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李世民一首】赐萧瑀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