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史记》的真实性:太史公下笔的底气在于何处?

booxun1个月前 (08-12)知识百科4

文|郭晔旻

假若有人要问,太史公下笔的底气在于何处?《汉书》的作者班固倒是曾经指出,“故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其言秦汉,详矣。”从元封三年(前108)开始,司马迁出任太史令,有机会阅读皇家图书馆、档案馆收藏的大量当代及先秦图书档案。这当然有利于他搜集各种重要史料。不过,《史记》对战国时期的秦国历史的记载还相当简略。好在1975年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编年记》逐年记述秦昭襄王元年(前306)到秦始皇三十年(前217)的重大史事,可与《史记》相对照。《编年记》中记载,秦昭襄王“四年,攻封陵······五年,归蒲反”。这一事件也见于《史记·六国年表》秦昭襄王四年:“秦拔我蒲坂、晋阳、封陵”及“与秦会临晋,复归我(魏)蒲坂”。这三条材料所记时间一致,亦即云梦睡虎地秦简对《史记》的记载进行了佐证。

除了出土文献之外,《史记》中有些记载的真实性,甚至得到了考古发现本身的验证。秦代的阿房宫就是一个例子。司马迁在《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六国年表》《李斯列传》和《淮南衡山列传》4篇之中先后18次提及“阿房宫”。根据《秦始皇本纪》的说法,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 ),嬴政认为咸阳人多而“先王之宫廷小”,于是在“渭南上林苑”修建新宫殿。光是其前殿叫作“阿房”的规模就非常惊人:东西宽五百步,约合今700米,南北长五十丈,约合今115米,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殿上可以容纳一万人就座,殿下可以立五丈高的旗帜。

秦朝征调七十多万人修建阿房宫与骊山陵。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病死,九月被葬于骊山陵,秦始皇去世时,阿房宫工地的劳力被调到骊山陵去填土。不久,秦二世抽出部分劳力继续修筑阿房宫。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兵锋直指咸阳,秦朝统治当局被迫将骊山刑徒全部武装起来前去抵抗,骊山陵墓的封土工程也被迫停工。司马迁还专门提到,“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但整部《史记》都没有这个竣工后赋予阿房宫的新名字,这就意味着直到秦朝灭亡,阿房宫也未竣工。秦始皇、二世皇帝、秦王的政事活动还是在咸阳宫、望夷宫。

有趣的是,到了相近一千年后唐代,杜牧在《阿房宫赋》里,以“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这般华丽的辞藻,描绘出了阿房宫富丽堂皇的景象。大概是因为杜牧这篇文章题太过有名,阿房宫这个“烂尾”工程,在大众印象中突然成了一座完成了的宫殿。可惜如此人间胜景,最后因“楚人一炬”,化为“焦土”,留给后世唯有无尽的叹息。

相关文章

北宋文学家张舜民诗词,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村居宋代: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卖花声·题岳阳楼宋代:张舜民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

读诗词|辛弃疾最著名的20首词,让孩子领略宋词的魅力

资料转载来源于:萌智https://www.toutiao.com/a6808752332709298696/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

天下英雄谁敌手?辛弃疾经典诗词30首

一、《青玉案·元夕》 原文: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翻译:满城...

克拉默练习曲技术分析

克拉莫,又译作约翰·巴普蒂斯特·克拉默(Johann Cramer,1771.2.24.-1858.4.16.),原籍德国的英国钢琴家、作曲家和钢琴教师。1771年生于德国曼海姆一个著名音乐世家,是原...

抄写唐诗《秋兴八首》其一杜甫(静心写字)

#认证作者激励计划#秋兴八首·其一杜甫〔唐代〕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巫峡里面波浪滔天...

蒋尚文书法赏析: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