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女士为之动容的10首古代“撩人”情诗

booxun1个月前 (08-07)知识百科6

在古代,文学诗人们以笔为媒,以情为墨,书写了无数动人心弦的情诗。这些诗篇,如同时光的琥珀,将那些温柔的情愫永久封存。今天,百花齐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古代“撩人”情诗的世界,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浪漫与深情。

《蒹葭》——《诗经》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蒹葭》是其中的一首经典之作。这首诗描写了一位男子对心仪女子的追求。男子心中的“伊人”在水的另一方,他沿着河流逆流而上去寻找她,道路艰险而漫长;顺流而下寻找她,她却仿佛在水的中央,遥不可及。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古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它让我们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和追求爱情的艰辛。

《凤求凰》——司马相如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他以一曲《凤求凰》赢得了卓文君的芳心。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充满了传奇色彩。司马相如在卓王孙家宴会上,以琴音表达对卓文君的爱慕之情。诗中,司马相如将自己比作翱翔的凤凰,四处寻找伴侣,而卓文君就是他心中的佳人。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这几句诗直白而热烈地表达了对佳人的思念之情,让人感受到爱情的强烈冲击。“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则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执着,若不能与佳人携手,便觉得生命失去了意义。

这首诗的影响深远,它不仅成为了古代爱情诗的经典之作,也为后世留下了一段浪漫的爱情佳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激励着后人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

《离思五首·其四》——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唐代诗人。这首诗是元稹为悼念亡妻而作。“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诗人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比喻自己与妻子之间的感情,表达了对妻子的深情和忠诚。曾经领略过苍茫大海的雄浑壮美,其他地方的水就再也难以吸引他;曾经见识过巫山的云蒸霞蔚,其他地方的云就黯然失色。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诗人在花丛中走过,却懒得回头看一眼,一方面是因为他修道之心坚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心中只有亡妻。

元稹诗,以其深情的表达和优美的意境,成为了古代爱情诗的经典之作。它让我们看到了古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爱情的伟大与深沉。

《三五七言 / 秋风词》——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寒鸦。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唐代诗人。这首诗以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等景象,营造出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人在这样的氛围中,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诗人不知道何时才能与思念之人相见,在这个秋风瑟瑟、秋月明亮的夜晚,心中充满了惆怅和无奈。

李白的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情感表达,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它让我们感受到了爱情的无奈和思念的痛苦。

《戏赠张先》——苏轼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这首诗是苏轼调戏其友张先的作品。张先在八十岁时娶了一位十八岁的女子为妻,苏轼便以此诗调侃他。诗中“一树梨花压海棠”一句,用梨花比喻白发苍苍的张先,用海棠比喻年轻貌美的新娘,形象生动,富有幽默感。

虽然这首诗是调侃之作,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古代婚姻中的一些现象。同时,这句诗也因其形象的比喻和幽默的风格,被后人广泛传颂。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苏轼的这首词是为悼念亡妻王弗而作。词中,苏轼回忆起昨夜在梦中与亡妻相见的情景。“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妻子的面容依旧如桃花般娇艳,眉毛如柳叶般低垂。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妻子的美丽形象,也表达了苏轼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苏轼与王弗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这首词更是将他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它让我们看到了古人对爱情的珍视和对亡妻的思念。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南宋词人。这首词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以及诗人在人群中寻找意中人的过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人在人群中苦苦寻觅,却始终没有找到意中人。就在他感到失望的时候,不经意间回头,却发现意中人就在灯火昏暗的地方。

这句诗充满了戏剧性和浪漫色彩,它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意外收获的喜悦。同时,这句诗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让人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不要轻易放弃,也许在不经意间,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辛弃疾的这首词,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深受后人喜爱。它让我们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和人生的奇妙。

《摸鱼儿·雁丘词》——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元好问,金末元初文学家。这首词以大雁的生死相许为主题,探讨了爱情的真谛。“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词开篇就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让人深思。诗人通过描写大雁的爱情,表达了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赞美。

元好问的这首词,以其深刻的情感和对爱情的思考,成为了古代爱情词的经典之作。它让我们看到了爱情的伟大和力量,也让我们对爱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折桂令·春情》——徐再思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徐再思,元代散曲作家。这首曲描写了一位少女初尝相思之苦的情感变化。“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少女从未经历过相思,一旦陷入其中,便无法自拔。她的身体如浮云般飘忽不定,心如飞絮般纷乱,气息如游丝般微弱。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这句诗营造出了一种朦胧的氛围,将少女的相思之苦衬托得更加深刻。在这昏暗的灯光和朦胧的月色下,少女的思念愈发强烈。

徐再思的这首词,以其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它让我们感受到了相思之苦的煎熬,也让我们体会到了爱情的美好与无奈。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唐寅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唐寅,字伯虎,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这首词以女子的口吻,表达了对情郎的思念之情。词中的女子,在雨打梨花的日子里,深闭房门,独自惆怅。她感叹青春虚度,无人相伴,赏心乐事无人分享。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这句诗将女子的思念之情推向了高潮。无论是行走还是坐着,她的心中都充满了对情郎的思念。这句诗简洁而深刻,让人感受到爱情的无奈和执着。

唐寅的这首词,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深受后人喜爱。它让我们看到了古代女子在爱情中的深情与无奈,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与苦涩。

这十首古代情诗,每一首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它们或热烈奔放,或温柔细腻,或深沉含蓄,或幽默风趣;它们让后人感受到了古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忠贞不渝和深深的思念;它们不仅是文学诗界的瑰宝,更是人类情感的珍贵记录;它们如同时光的信使,将古人的情感传递至今;它们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流露,是古人对生活、对爱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汲取灵感,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浪漫与深情。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或许已经习惯了用简单直接的方式表达情感。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品味这些古代情诗时,我们会发现,爱情原来可以如此美好与深刻。这些情诗让我们懂得了要珍惜爱情、珍惜身边的人,也让我们对爱情充满了向往和期待。愿我们都能在这十首古代情诗的陪伴下,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让爱情之花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相关文章

30个关于“水”的古诗词,上善若水,清凉悠然

插画师 | 樂兮今天分享一些关于“水”的经典古诗词,读诗词名句,陶冶情操,增长学识。这个夏天,与您一起读诗,一起成长。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繁体竖版非删版《三言二拍》搞出来了,快来看啊!

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与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都属于讽刺类的短篇小说,被后人合称“三言二拍”,由于内容中有些“不可描述”的描述,我们平时看到的多数被XX。此次排...

十首经典的冬至诗词,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冬至这天,太阳最低,夜晚最长,白昼最短,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从“一九”数到“九九”,冬寒就变成春暖了。冬至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古...

杜甫的十大经典名句

人们提到杜甫时,可以忽略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在杜甫一生的十大经典诗词中,你喜欢哪首?(了解更多反邪教知识,传播社会正能量,请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太白剑”、微博“宝鸡反邪教”、网站秦...

腊八节|一起来读读有关腊八的诗词吧!

腊八,即农历初八。这一天的到来,也就意味着春节临近,年味是越来越浓啦!在冬日里喝着暖心腊八粥的同时,不妨也来品读一些有关腊八的一些经典诗词。在古代,以腊八为题材的诗词可是着实不少……《腊日》【唐】杜甫...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些借重阳节写情的优秀诗词

重阳节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该节日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节日素有登高祭祖、赏菊、插茱萸的习俗,人们借此寄托对先人的哀思。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以重阳节为题材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