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一起学习杜牧的古诗《清明》感知当时落魄断魂,以酒浇愁的心情!

booxun1个月前 (08-07)知识百科4


qīng míng (táng )dù mù

清 明 (唐)杜 牧


qīng míng shí jié yǔ fēn fēn , lù shàng xíng rén yù duàn hún

清 明 时 节 雨 纷 纷 , 路 上 行 人 欲 断 魂 。


jiè wèn jiǔ jiā hé chù yǒu , mù tóng yáo zhǐ xìng huā cūn 。

借 问 酒 家 何 处 有 , 牧 童 遥 指 杏 花 村 。

部分字词的解释: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纷纷”:形容多。


“路上行人”: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


“欲断魂”:形容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借问”:请问。


“酒家”:卖酒的店铺。


“牧童”:放牛娃。


“遥指”:远远地指着。


译文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这首诗中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一句常被认为颇具妙处。


这一句通过“借问”这一动作,展现出诗人急于寻找酒家以解愁绪的心情。而牧童“遥指”的动作,画面感十足,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仿佛能看到在烟雨迷蒙中,远处那若隐若现的杏花村,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它在整首诗的结尾处,给人留下了余韵悠长的感受,使得整首诗的意境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写作背景:

是在晚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诗人在清明时节出游,触景生情,写下此诗。


清明本是祭祖扫墓、追思先人的节日,然而路上行人纷纷,细雨纷纷,诗人孤身在外,心境难免惆怅孤寂。通过描绘春雨中的景象和行人的神态,抒发了自己在旅途中的愁绪和对人生的感慨。


这首诗语言通俗,意境优美,生动地展现了清明时节的独特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作者简介

杜牧(803 年-约 852 年),是晚唐人。


他生活在晚唐时期,经历了唐王朝的诸多变迁,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唐的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活了不到50岁,按现在来说太年轻了!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杜牧在唐文宗大和二年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


他的代表作众多,除了《清明》,还有《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等。


杜牧一生留下的诗篇约 500 首。其作品风格多样,既有对历史的深沉思考,也有对现实的敏锐洞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春日生活打卡季#

相关文章

穿越千年!看看古人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九九”是一个非常吉祥的数字而秋天也是一年非常好的时令在古代重阳这一天人们都要家人团聚、登高望远遍插茱萸、赏玩菊花让我们穿越千年一起来欣赏古人诗词里的重阳...

带大家看一下8.8分的《冯梦龙传奇》

今天带大家看一部爱奇艺评分8.8的电影《冯梦龙传奇》,冯梦龙是明末的文学家,思想家,借用电影中戴县丞的一句话,此人是姑苏人士,白话文人,相信小伙伴们一定知道他的著作《三言二拍》,该故事是由苏州广播电视...

【经典悦读】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译文:重阳节登高眺望家乡,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只感无限烦愁。责任编辑:罗荣滔编辑:刘璐图片来源:摄图网译文来源:古诗文网...

重阳节第三期|重阳节手绘图片设计素材、重阳节诗句

重阳节和中秋节哪个节日先过?答案当然是中秋节啦,易图网(yipic.cn)上一期已经为大家带来了一组中秋节日海报,本期就为大家带来一组重阳节海报,和设计师们一起从重阳节海报和重阳节诗句中探寻重阳节的意...

七律 步韵杜甫《秋兴八韵》

七律 步韵杜甫《秋兴八首》文/春芳其一彩蝶纷飞恋茂林,卧牛顶上景妍森。多情语燕寻知己,无力鸣蝉惜寸阴。老柳清风催画笔,小桥溪水伴琴心。日沉闲看虞山月,偷耳聆听石洞砧。其二松影过窗日渐斜,菊香吐蕊溢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