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译注之“国风·周南·关雎”
【原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分句翻译】
1. 关关雎(jū)鸠,在河之洲
雎鸠鸟关关和鸣,栖居在河心沙洲
2. 窈窕(yǎo tiǎo)淑女,君子好逑(hǎo qiú)
娴静美好的女子,是君子的佳偶
3. 参差(cēn cī)荇(xìng)菜,左右流之
长短不齐的荇菜,随水流左右摆动
4. 窈窕淑女,寤寐(wù mèi)求之
娴静美好的女子,日夜都想去追求
5.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追求却未能如愿,日夜思念难忘怀
6.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情思悠长难断绝,翻来覆去难入眠
7.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长短不齐的荇菜,左右采摘不停歇
8.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娴静美好的女子,奏琴瑟与她亲近
9.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长短不齐的荇菜,左右挑选仔细看
10. 窈窕淑女,钟鼓乐(yuè)之
娴静美好的女子,鸣钟鼓迎娶为妻
【注音注解】
1. 雎鸠:jū jiū,水鸟名,古代认为雌雄情意专一
2. 逑:qiú,通"仇",匹配之意(非本字注音)
3. 荇菜:xìng cài,水生植物,叶浮水面,可食
4. 寤寐:wù mèi,寤指睡醒,寐指睡着
5. 芼:mào,择取(《毛传》:"择也")
6. 思服:复语结构,"服"亦思念义
7. 友:动词,亲近(名词动用)
8. 乐:yuè,使动用法,"使之乐"
【诗旨解析】
《关雎》作为《诗经》开篇之作,以雎鸠和鸣起兴,展现君子对淑女"相识-追求-思慕-成婚"的情感历程。通过"流之-采之-芼之"的渐进式劳作描写,与"求之-友之-乐之"的情感升华相呼应,形成独特的双线叙事结构。全诗韵律回环,虚实相生,"辗转反侧"更成相思经典意象。
【延伸解读】
◆ 礼制深意:孔子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体现儒家"发乎情,止乎礼"的婚恋观
◆ 雎鸠意象:汉代《毛传》注"挚而有别",喻夫妇伦理关系
◆ 仪式象征:"琴瑟友之"指纳吉礼,"钟鼓乐之"指亲迎礼,暗含完整婚礼程序
◆ 植物隐喻:荇菜需反复择取,象征择偶的审慎过程
按:本注参校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朱熹《诗集传》等权威注本,结合最新考古成果(如安大简《诗经》异文),对"好逑""芼之"等关键训诂作出优化调整,既存古义又合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