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一故事---李白《赠孟浩然》(李白赠孟浩然诗内容解读)
《赠孟浩然》
唐·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全译
我非常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这首诗大概写于公元739年,李白游历襄阳时再次去拜访孟浩然时所作。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让李白有深切敬慕之情。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更是让李白肃然起敬,此诗把孟浩然的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仰止。
我们都知道李白是孟浩然的小迷弟,孟浩然大李白12岁,在古代人能活到60岁已算高寿了,那时孟浩然已经50岁了,孟浩然总共也就活了52岁,李白和孟浩然总共也就见了2次面,第一次是李白游历到襄阳,听说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就拜访,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之后两个人就成了挚友,第二次见面是李白听说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就写信给他,约他来江夏(今武汉武昌)相会,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 。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 ,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本诗写的赠孟浩然,但这次李白却没有见到孟浩然,原因要从公元737,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说起,张九龄得知孟浩然在襄阳就聘孟浩然为幕僚。但没到一年,孟浩然就辞职返家了。这是孟浩然人生中唯一一段工作经历,没有编制。之后孟浩然心情极度不好,就外出散心,于是就和李白错过了,李白能和孟浩然成为好朋友其实也和两人不得志的相同遭遇有关系。
后面在写孟浩然的时候会再写他的详细情况。还去多多关注。
一诗一故事,每天更新一首诗,学习古诗人那种对美好事物的抒情与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