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阕离别歌,写尽天涯思(一阕离歌什么意思)
浣溪沙
“蓼(liǎo)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yǎo)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
高铁站的月台上,母亲往女儿包里塞着刚摘的橘子,风卷着果皮的清香掠过肩头。望着列车化作白点消失在天际,忽然想起五代词人孙光宪笔下的词句——千年前的江边,或许也有这样一阵风,裹挟着橘柚香,吹过离人的衣袖。这首《浣溪沙》,正是把这般寻常又刻骨的离别,酿成了醉人的诗句。
“蓼岸风多橘柚香” 开篇便铺开画卷:红紫色的蓼花沿河岸铺展,风穿过枝叶,送来橘柚的清芬。青黄的果实垂在枝头,与蓼花的艳色撞出明快的秋意,风的动态又添了几分仓促,像离别时来不及细诉的叮咛。“江边一望楚天长” 镜头拉远,江边远眺,楚地的天空在江水尽头铺开,蓝得旷远,却衬得凭栏人的身影格外单薄,天地愈广,孤独愈深,那片 “长天” 仿佛成了阻隔思念的屏障。“片帆烟际闪孤光” 最是精妙,在朦胧的烟霭中,一片白帆泛着微光,像被天地遗忘的星子,那点光不仅是帆的光影,更是离人漂泊无依的心境写照,微小却刺眼。
“目送征鸿飞杳杳” 中,以“征鸿”写离别,大雁振翅,渐渐远去,翅尖划破天边暮霭。“杳杳” 二字像拉远的镜头,把视线拽向无尽的远方。“思随流水去茫茫”, 由 “目送” 转为 “心随”,目光追不上飞鸟,思绪便顺着江水蔓延开去,碧色的浪涛载着思念,流向看不见的尽头,道尽了思念的深沉与辽远,难以言说。末句 “兰红波碧忆潇湘” 突然泼洒浓彩:岸边兰草嫣红,江中碧波荡漾,这鲜明的色彩勾起了对 “潇湘” 的思念——那既是地理上的远方,更是心头那片装着牵挂的秘境,美景与愁思交织,余味悠长。
孙光宪是五代十国的 “流浪词人”,一生辗转于南平、后唐等地,见惯了乱世中的聚散。他的词不尚雕琢,却善用朴素意象勾连人心。全词无一字直写 “愁” 与 “思”,却通过蓼岸、长风、远帆、征鸿、流水等意象,将离别后的牵挂与怅惘表现得淋漓尽致,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如今高铁代替了扁舟,征鸿化作航班,但目送时的怅然、思念漫过心头的重量,从未改变。当我们在机场望着舷窗消失在云层,便与千年前那个站在蓼岸的人,共享了同一份温柔的牵挂。这或许就是古典诗词的魔力:让相隔千年的心跳,在某个瞬间轻轻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