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力始于足下?(力在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有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意思就是说,事情要从头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入手,远方的目标或许遥不可及,但是只要我们勇敢的迈出第一步,我们就已经踏上了征程。
我们去做普拉提训练的时候也经常听到教练说,力始于足下,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足”可以影响全身,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原因是地基的牢固,足就是我们身体的地基。足作为我们身体接触地面的基座,它有很多个小关节组成。
从解剖的角度上来说,人身体上有206块骨头,脚上有52块。在站立的时候,身体的全部重量都是落在双脚上的,但很少有人会感觉脚不舒服,站立久了大多数人都是感觉腰不舒服。这是因为足会影响我们身体的整个下肢力线。我们脚上有3条足弓,内侧纵弓,外侧纵弓和横弓。足弓是起到一个减震缓冲和支撑的作用的。当我们跑步或者行走和站立时,足弓可以有效的吸收身体的自重和地面的反作用力,保护脊柱。减少脊柱的压力。
足弓的塌陷或者是高足弓,可能会引起:小腿外翻、大腿前侧粗、骨盆的不稳定、腰痛、高低肩、胸廓的旋转、头的旋转、大小脸等等问题
从下肢生物力学出发,足弓的改变会影响我们身体的力线。特别是下肢,当下肢力线改变,我们的脊椎和胸廓、头颈都会发生相对应的改变,很多人一天无意中发现自己竟然有大小脸,就会思考是不是经常一侧睡觉个原因呀,其实这个可能是你的足的功能受限和足弓的问题
足有哪些功能:1:背伸和跖屈 2:内翻和外翻 3:旋前和旋后
比如说有些人做不到亚洲蹲,这个就是典型的足的功能受限。
因为足的能力,会从下到上影响到全身的力线,也会影响到肌肉的募集和骨骼的环境,所以在日常的训练和体态调整中,足的灵活和问题,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来源:柚子珍的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