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一句《道德经》(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这句话就像山间清泉,看着简单,却藏着大道理。很多人光盯着远方的高山,却忘了脚下连路都没开始走。
春秋战国那会儿,诸侯们都想一口吞下天下。齐桓公北伐山戎,楚庄王跑去问鼎中原,最后都累死在半道上。老子骑着青牛路过,在竹简上写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再粗的大树,不也是嫩芽慢慢长出来的?
王羲之练字时,天天洗笔把池水染成墨色。旁人笑他:“写个字至于这么拼?”等《兰亭序》成了天下第一行书,他才说:“先把今天这一笔写好,才有明天的字。”荀子也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可不就是这理儿?
英国有个单亲妈妈罗琳,抱着孩子在咖啡馆写稿。每天就挤半小时,纸边还沾着奶渍。她就认准一条:“每天两页,雷打不动。”谁能想到,《哈利波特》七部曲就是这么一页页攒出来的。达芬奇说“简单是终极的复杂”,真没错。
苏轼被贬黄州,闲着没事就在江边捡石子铺路。三年愣是铺出条“东坡石径”,他还自嘲:“我上能陪玉帝,下能陪乞丐。”黄山的松树最懂这门道——不着急猛长,一年只加一圈年轮,反倒活了上千年。
敦煌壁画不是一天画完的,长城也不是一夜垒成的。马拉松冠军的秘诀更实在:“别想42公里,只看眼前这一米。”这世上哪有捷径?不过是把当下这一步,踩得稳稳当当罢了。
你看天上的星星,从不去争谁最亮,最后却汇成了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