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光明时评:学霸苏轼,三百年间仅一人

booxun1个月前 (08-04)知识百科3

作者:周晓竹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均取得很高的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根据“历代登科数据库”关于苏轼的人物小传所载,“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县人。嘉祐二年中进士乙科。六年,以渑池县主簿应贤良方正制科,入第三等,迁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历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历知杭州、扬州、永州。累迁礼部尚书兼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追谥文忠。”

由此可知,苏轼生平共登科两次,在两次重大考试中有取得了还可以的成绩。

苏轼的学霸属性可以从其两次登科经历中略知一二。

苏轼第一次登科是在宋仁宗嘉佑二年。当时苏轼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的论文得到考官梅尧臣的赏识,并推荐给主试官欧阳修。欧阳修亦十分赞赏,欲拔擢为第一,但又怕该文为自己的门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列为第二。

结果试卷拆封后才发现该文为苏轼所作。后欧阳修评苏轼:“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吾老矣,当放此子出一头地。”

苏轼第二次登科在宋仁宗嘉祐六年,“以渑池县主簿应贤良方正制科,入第三等”。

首先要解释下。制科,又称制举,在宋代又称之为“大科”,是选拔务实人才的重要方式,而且在宋代士子心目中制科进身高于进士科。“然宋之得才,多由进士,而以是科应诏者少”。

制科苏轼考了第三等,听起来像没考好似的。三等,不是一等二等成绩,似乎发挥一般。

宋朝科举制,制科的一二等是虚置的,也就是说不会有人能考到这个成绩。就像没有人高考能考到全科满分一样,他们不相信有这么突破天际的考生。考上三等,就是最好成绩了。

据统计,两宋三百多年间制科共举行御试二十二次,入等者不过四十余人,而制科入三等者仅有四人:吴育、苏轼、范百禄和孔文仲。

而苏轼,在这仅有的四人里,两次参加制科考试,而且均入三等,这在宋朝历史上当真极其罕见了。

不要以为苏轼只会写诗、写字,他考起试来,同样令人五体投地,堪称一个不留死角的文化偶像。

相关文章

宋词豪放派第一人,辛弃疾经典的6首宋词,你可能都没有读过

唐诗、宋词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弘扬传统诗词文化,分享精彩诗词给朋友们欣赏,善莫大焉。本文分享豪放派代表人物辛弃疾精彩的6首词,这些词知名度并不高,但水平很高,值得推荐给朋友们欣赏,值得我们细细品...

辛弃疾最热血的一首词,最后6字霸气外露,冠绝古今!

在古代,会打仗的人很多,会写词的人也很多。但要说又会写词又会打仗的人,除岳飞外,那就是辛弃疾了。辛弃疾,字幼安,被称为“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他出生于山东,在他出生前,山东就被金人占领了。辛...

孟浩然《过故人庄》心旷神怡,赞叹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创作出这诗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

长图壹站|诗词山东①·以《望岳》闻名的杜甫竟没登上过泰山?

山东人杰地灵造化神秀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必打卡地虽然那时没高铁、没相机、没美颜但他们拥有独特的打卡方式——诗词五一假期让我们跟着古诗词一起来云游山东!第一站:泰山泰山被誉为五岳之首是历代帝王封禅地文...

抄写唐诗《秋兴八首》其一杜甫(静心写字)

#认证作者激励计划#秋兴八首·其一杜甫〔唐代〕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巫峡里面波浪滔天...

大平原(三百一十九)|《秋兴八首》 解构笔记(节选)

《秋兴八首》 解构笔记(节选)文/祁林虎1这一天巫山附近阴沉而无雨云像许多杜甫快要压在我身上了。傍晚我走出门去,枫树的叶子落完后就显得光秃秃的。我的苦闷,我的衣服接纳了露水的一层又一层我也不知道我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