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元稹这句诗,比“曾经沧海难为水”更为痴情,道出人生的普遍缺憾

booxun1个月前 (08-04)知识百科6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道尽世间之别,却未曾言“死别”。其实生离固然难舍,而天人永隔的死别最是悲哀无奈。故而,从《诗经》中的《绿衣》、《葛生》开始,作悼亡诗者,不乏其人,但如蘅塘退士所言:

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勿以浅近忽之。


蘅塘退士即选编《唐诗三百首》之人,其诗歌鉴赏能力毋庸置疑,他所说最好的三首悼亡诗,便是元稹的《遣悲怀三首》,今选其一加以赏析: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诗临其境:《遣悲怀·其一》,是元稹对韦从无尽的追忆

《遣悲怀》组诗是元和六年所作,此诗离元稹之妻韦从病逝已有两年,可是元稹却总感觉妻子尚在身边,有时梦中醒来,口中还喊着韦从的名字,等到想起妻子去世后,他又怅然若失。这首诗,便如元稹在韦从坟前的喃喃自语,读来倍觉凄凉:

唉!想你尚未出嫁之时,就如谢安最偏爱的侄女谢道韫,众星捧月,锦衣玉食,可是嫁给了我这个贫寒的书生之后,事事难顺心,还要与我一起忍受生活中的苦楚和白眼。当初年少,未能担起丈夫的责任,因为官场的些许挫折,我便意志消沉,只知借酒消愁。

面对这样一个贫穷又不上进的丈夫,你没有责怪我,反而搜尽家中的衣柜,为我制作衣服,你说男人在外为官,气度和穿着一定不能窘迫,可是你自己穿着朴素的旧衣服。在我郁闷难解之时,你柔声开导我,甚至卖了自己的首饰,为我换酒,若早知道,我如何能饮的下那些酒。

你本是千金小姐,不染烟尘,成婚之后,却百般操劳,整日面对柴米油盐的琐碎之事,家中贫困,常以野菜充当饭食,我为此惭愧,你却说你最爱吃野菜,甘之如饴。家中入不敷出,有时连柴薪也难以承担,你便收捡槐树下的落叶枯枝,以作家用。

每当看到这一幕,我便心痛不已,只怪自己无能,岳父若是看见你受这般的苦楚,定然也会痛斥我无能。可你对我却百般维护,说自己幸福快乐,一切都好。从那时我便发誓,一定要竭尽所能,让你过上好日子,以报答你的情谊。

韦从,你看到了吗?我升官了,我的俸禄已经过了十万钱了,我们可以请佣人,你不用再操劳了;我们可以买华丽的衣服,美味的酒菜,你无需再为收支用度而发愁了;可惜啊,可恨啊,你已经不在了。

你与我共苦,为何没能和我同甘,我得到了荣华富贵,却失去了你,最大的慰藉,也只能在你的碑前,祭一杯浊酒,流两行清泪!

一句钟情:如洪水般的缺憾,在诗的最后一句奔涌而出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不少学者指出,元稹以金钱入诗,玷辱了爱情的纯洁,可金钱又何尝不是爱情的一部分,生活的困苦,才让他们的爱情更为真挚深厚。

正如陈寅格所说,元稹《遣悲怀》组诗之所以为世传诵者,是因为韦从不好虚荣,而元稹尚未富贵,二人贫贱夫妻,尤为相怜,诗之所以感人,也是因为措意真实,真实真挚的情感,令读者共鸣。夫唯真实,遂造诣独绝欤!

元稹前面六句,都在追忆妻子韦从生前的往事,没有什么山无棱、天地合夸张的情节,只是普通的衣食住行,正是这种真实的生活细节,令我们感受到了韦从的贤惠,也欣赏、甚至喜欢元稹笔下的这个女子。

可是最后一句,元稹骤然发出一声无奈的呼喊,一种悲痛欲绝的缺憾,我们才发现,原来这位女子已经死去了。一位千金小姐,婚后受尽了苦,却任劳任怨,就在苦尽甘来之时,她却离开了人世。

读者的心,也似乎随着元稹这声哀叹,感到悲伤,为之惋惜。所有的情感,在这最后一句,如蓄水后的决堤,奔涌而出,再也无法收拾,这种痴情,比“曾经沧海难为水”更为感人。我的感伤,亦在这一句无法控制,涌上心头。

诗之感悟:人生无常,珍惜所爱与爱你的人,莫让彼此留下缺憾

元稹自幼家境贫寒,之后虽得以入仕途,也不是担任秘书省校书郎、左拾遗之类的小官,俸禄很少。韦从的父亲韦夏卿虽官居高位,但在二人结婚之后,韦夏卿逐渐退隐,并于元和元年去世。

所以,这位高官岳父对于元稹仅有过一些生活上的帮助,并且没有持续多久,元和元年至三年,元稹因母亲去世丁忧,三年没有正式的收入来源,所以诗中描绘的贫困,并非夸张。正如上文所说,贫困的生活,使二人相濡以沫,感情更为深厚。

元稹坚信日子不会永远如此,他定有纡青拖紫、朱丹其毂的那天。同时,他又以为日子会这样一天天的过下去,韦从会一如既往地陪在他的身边,和他一起白头,那时候,他要让韦从成为最幸福的女人。

他自以为知晓了人生中的变与不变,然而人生本就无常,终点或许都是一样,但过程千变万化,祸福难测。二十七岁的韦从,不幸去世,元稹不敢相信这个人生中的意外,又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只是,妻子带给他的安慰和美好,他以全然接受,而他想给妻子的幸福,却再也没有机会实现,即便他后来官至宰相,也只能在韦从的灵位面前,喃喃自语,孤独悲凄。《遣悲怀·其三》说的“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便指如此。

这种欲报恩情,却阴阳两隔的人生无常,是普遍存在的缺憾。

就如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早年打天下时,沙场征战、命悬一线,马氏对出身微贱的朱元璋不离不弃,二人患难与共。后来马皇后病逝,朱元璋伤心欲绝,即便是马氏当了十几年的皇后,他仍然抱憾不已。

这种缺憾,不仅止于爱情,亲情更是如此,“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受,与“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是相通的。父母亲总是无私的为了子女,宁愿委屈自己,也要让女儿开心,在他们眼中,自己的子女是独一无二的。

元稹在《祭亡妻韦氏文》哭诉:

逮归于我,始知贱贫,食亦不饱,衣亦不温,然而不悔于色,不戚于言,他人以我为拙,夫人以我为尊。


韦从吃不饱、穿不暖,却想着为元稹做衣服,买首饰给他买酒,从不后悔、从未抱怨,旁人讥讽元稹百无一用,她始终相信自己的夫君是最出色的。

这种情感,又何尝不是父母对儿女的情感。由此,我想起了无意看到的一期访谈节目,被邀请的人是一位歌手,叫做毛不易,他曾经是一位护士。他说:

我看到过数百个病人在我面前死去,但我看到在我面前死去的人是我的母亲。最遗憾的一点是,我妈在临死之前,都觉得她的儿子是一个不成功的人。

其实都知道癌症扩散就没有办法了,我妈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那时癌细胞扩散到食道,把她食管挤住了,她吃不下东西,却硬要吃下。吃不下,吐出来,继续再吃,就是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活下来,她就觉得她儿子没有结婚。

毛不易后来从护士成了一名十分受欢迎的歌手,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如果,她的母亲在世,应该也会感到欣慰了。可是她始终是看不到了,这是她的缺憾,也是毛不易的缺憾。

斗转星移,花开花落,人的情感却是古今共通的,在为元稹《遣悲怀》感动的同时,也应明白,人生无常、祸福难测的道理,那些最爱的人、最亲的人,我们应该无比珍惜,用最真挚的心,去珍爱、包容对方,生命是有尽的,我们要做的便是不留遗憾!


相关文章

再忙也要背下这108句唐诗,都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李白(701年-762年11月30日)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2.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

唐诗(15)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穿越千年!看看古人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九九”是一个非常吉祥的数字而秋天也是一年非常好的时令在古代重阳这一天人们都要家人团聚、登高望远遍插茱萸、赏玩菊花让我们穿越千年一起来欣赏古人诗词里的重阳...

杜甫酒醉丧生

杜甫,字子美,自称杜陵布衣,又称少陵野老,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家,被誉为“诗圣”。他有一个癖好,喜爱饮酒,而且他最后竟死于醉酒。杜甫在他的诗歌中,有许多关于酒的名句。他在《醉时歌赎郑虔》中写道:“得...

七律 · 情满中秋

文 / 乔维祖.雨醉乾坤恋仲秋,金风习习送绵柔。含情玉露话团聚,添彩霜华说秀楼。月饼味浓云雾染,菊花香谢土神酬。千山万水冰轮亮,灯火攀星天界游。.#醉美中秋赏味指南#...

这首《秋兴》写巫峡的秋声秋色,以此衬托出孤独的诗人形象

《秋兴》是杜甫的七律名篇,作于代宗大历元年(766)秋诗人客居夔州(今重庆奉节)时。《秋兴》一组共八首,这是第一首。宋以前的感秋诗多以悲秋为主,杜甫《秋兴》八首也不例外,但不同的感秋诗所悲凉的内容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