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最美的一首春雨诗,全诗句句皆是名句,历经千年来传诵不绝!
杜甫在经历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后,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
在成都草堂定居的这段时间,他每天亲自耕作,种菜养花。
蜀地因气候湿润,所以经常下雨,一场场春雨触发了杜甫内心深处的情感,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传世佳作。
此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别具韵味、传神入化的咏雨之诗。
《春夜喜雨》
杜甫〔唐代〕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的大意是: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地滋润着春天万物。
雨夜中田间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灯火独自闪烁。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春雨绵绵,滋润万物。诗人在春夜以喜悦的心情赞美春雨,写出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作。
诗的首联就把春雨写得那么有感情。一个“知”字,令人觉得春雨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她选择了万物萌生的时节悄悄地来到人间。“春雨贵如油”,适时而来的春雨,怎不令诗人赞美呢。
颔联细腻地描绘出春雨是好雨的特点:春雨伴随着春风,趁着夜色,悄然降落,细无声响地滋润着万物。
这两句诗抓住了春雨悄然无声这一特点,描写准确传神,历来被认为是写春雨的绝句。
潜”字说明它无意向人们宣布自己的到来;“细无声”说明它担心毁坏作物,下得格外小心。这些拟人化的描写,使诗人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颈联从视觉角度描写雨夜景色。夜色深沉,野外的路径,黑魆魆的已看不清了;天上阴云密布,星月潜藏,当然也是黑黑的一片。
可是在这天地一片漆黑的环境中,江船上却一灯独点,显得格外明亮。
“云俱黑”写出了春雨野郊的深邃、清静,“火独明”给予读者的感受则更微妙,它表现出的生动乐观的情调与春雨中万物潜滋暗长的节奏是和谐一致的。
尾联从想象的角度写雨后的景色。清晨雨霁,朝阳初上,满城的红花经过春雨的湿润,带着晶莹的水珠,显得格外浓艳繁盛,把一座锦官城饰成花城了。
"红湿"二字精妙绝伦,既写出花朵被雨水浸润后的鲜艳色彩,又暗示着花朵因沾水而低垂的姿态。
"花重"的"重"字更是神来之笔,表面写花朵因含水而沉重,实则暗含诗人对春天丰沛生命力的赞叹。
诗中巧妙运用拟人手法,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
全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别具韵味、传神入化的咏雨之诗。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