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知识窗|爆竹、爆仗和烟花的由来(爆竹的来历和起源)

booxun1个月前 (08-04)知识百科3

1

烟花的近亲有爆竹、爆仗、鞭炮……它们几个可都是过年过节时营造氛围的利器。

2

爆竹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那时候老祖宗们为了除秽辟邪,会在庭院里点上一把篝火。由于柴火燃烧时会发出“哔哔剥剥”的声响。和现在不同的是,“爆竹”对老祖宗而言算是个动词,指的是竹子在燃烧的时候因内外受热而炸裂,从而发出爆响。这样看来,“爆竹”这个名字还是取得很生动形象的。

3

关于爆竹的最早历史,目前学术界还有争议,有人认为周朝的庭燎就是一种爆竹。稍微靠后一点的,也有人说是三国时期一个叫马钧的人制造了“爆仗”(这个说法疑点比较大),也有人认为唐朝的李畋是爆竹的祖师爷。

4

唐朝的时候,当时的炼丹家们为了炼制长生不老药,整天瞎捣鼓,铆足了劲地把各种不同的元素配对。有一天,术士们偶然间把硫磺、木炭和硝石(硝酸钾)这几样东西混合在一起,就发明出了能爆炸的火药。

5

到了宋朝,爆竹迎来了重大的发展,因为此时火药被发明了出来。宋朝人惊讶地发现,这玩意爆炸起来比竹子可响得多呀!从此,人们开始把火药灌到竹筒里,制作出了新型爆竹。

6

到了唐宋时期,过年时燃放爆竹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民俗了,咱们小时候背过的古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就是描述的宋人燃放爆竹的情形。

7

鞭炮,顾名思义,就是把一连串的爆仗串起来,再用药线引燃,燃放时会发出类似舞动鞭子的声音。严格来说,鞭炮不算一个单独的种类,而是爆仗的一种。

8

大概在公元10世纪(期间历经了唐、五代十国、北宋等政权),伴随着火药的普及,人们发明出了烟花。相比爆竹和爆仗单调的听觉刺激,烟花绽放时的绚烂多彩,又为人们增添了一层视觉上的享受。

9

如今的烟花绽放天空时之所以能呈现出绚丽的色彩,是由于里面添加了发光剂和发色剂。发光剂就是镁粉和铝粉,当它们燃烧时,会释放出强光和热能。发色剂就是金属化合物,金属化合物里含有金属离子,金属离子燃烧时会呈现出独特的火焰颜色,这被称之为“焰色反应”。不同种类的金属离子在燃烧时,会释放出不同颜色的光芒,例如钠元素燃烧时的光芒是黄色的,铜元素是绿色的,而钾元素则通常呈现浅紫色。

来源:澎湃新闻 漫画:杨仕成

相关文章

七律 红颜知己(五首)

(一)天 上 仙 风 下 九 重,青 阳 犹 自 照 芙 蓉人 来 画 史 丹 砂 录,花 落 秦 楼 玉 笛 逢。万 丈 珠 光 明 月 满,一 泓 冰 水 碧 波 冲。年 馀 最 喜 登 朝 客,...

辛弃疾最有名的25首诗词,见证“词中之龙”的豪情与柔情

他是词人,也是将领;他文能横槊赋诗,武能上马斩贼;他被称为“词中之龙”,他与苏轼合称“苏辛”,和李清照并称为“济南二安”他致力于收复故土,恢复山河,一生不休,他是辛弃疾。作为豪放派词人的辛弃疾,他的作...

天下英雄谁敌手?辛弃疾经典诗词30首

一、《青玉案·元夕》 原文: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翻译:满城...

辛弃疾最经典的1首词 悲壮的气势冠绝古今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是辛弃疾寄给爱国志士陈同甫的一首词,通过描写早年自己在抗金部队里的豪情壮举,表达了对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也抒发了因年岁已高,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同时也描绘...

历史上这些关于中秋的经典对联,不仅有难度,还很有趣

今天是中秋佳节,三五好友在赏圆月、品美食的时候,不来点对联怎么能行?历史上这些关于中秋的经典对联,正好派上用场。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纪晓岚号称“对联大师”,然而有一年中...

【经典悦读】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译文:重阳节登高眺望家乡,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只感无限烦愁。责任编辑:罗荣滔编辑:刘璐图片来源:摄图网译文来源: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