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陈与义诗风最接近杜甫的七律,雄浑悲壮,沉郁蕴藉,饱含家国情怀

booxun1个月前 (08-04)知识百科4

拨开历史的云烟,走进诗词里的故事人生,玲子欢迎您的到来。

前言

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白的“白发三千丈”慨叹的是年华老去的壮志难酬,陈与义的“孤臣霜发三千丈”抒发的则是流落无依的伤时忧国之情。

陈与义既是南北宋之交的爱国诗人,北宋灭亡后,成为难民的他,乱世之中一路追随宋高宗的足迹,颠沛流离中写下了许多爱国诗篇。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峰。”,建炎三年(1129年)十二月,金人攻入临安,迫使宋高宗乘船而逃,彼时陈与义流落湖南,感伤时势,他写下忧愁国事的《伤春》。

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巴丘书事》作于建炎二年,即他写《伤春》的前一年,彼时他避难巴丘,忆昔抚今,感慨万千,写下这首充满家国情怀的七律。



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

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

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 ——宋 陈与义《巴丘书事》

简译

年轻时读《三国志》,我知道了边防重镇巴丘,而今老迈,因避难我得以到此一游。

天高风急,洞庭秋晚,无边落木萧萧而下,天色向晚,岳阳楼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

四年来辗转奔波风餐露宿历尽艰辛,寒秋十月,洞庭水落,露出了纵横交错的沙洲。

朝廷不一定会派如鲁肃这样的良将来镇守巴丘,我这个儒腐书生空自焦灼白了头发。

赏析

陈与义诗学杜甫,诗风悲壮雄浑,感慨多端,此咏史诗是其七律中最接近杜诗的一首,沉郁蕴藉,抒发了他的忧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首联交代地点和事件,以《三国志》起笔,奠定全诗的咏史基调,首句写巴丘的重要性,次句写来巴丘的原因。

三分书即《三国志》,由史学家陈寿所著,巴丘指巴陵山,在湖南省岳阳县西南,是三国时东吴的西部边境。

巴丘地理位置优越,是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此地最早由都督周瑜镇守,周瑜暴毙后,孙权派鲁肃率兵驻守。

赤壁大战时,巴丘是曹操南下攻打东吴的必经之路,赤壁之战后,吴蜀两国划湘江为界,此地是两国的交界处。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北宋都城被金兵所破,次年,陈与义流亡到了洞庭湖一带,这年的深秋十月,他到了巴丘地界。

登上岳阳楼,陈与义感慨万千,少年时就知道此处地理位置的重要,不料想如今却是以难民的身份漫游至此,怎不令人唏嘘!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颔联首句交代时令,是远景渲染,喻战乱之荒凉,次句写登楼时间,是近景刻画,想像社会安定后的温暖。

湘江秋晚,寒意泠泠,远处,洞庭湖两岸落木无边,一派寂寞荒凉的景象,近处,岳阳楼笼罩夕阳的余晖里,远景迷茫,近景可期。

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颈联首句写自身际遇,宣和七年(1125年),陈与义被贬陈留酒监,2年后金人入侵北宋灭亡,他辗转南下踞今已有4个年头。

风露”既是指他一路颠沛流离的艰辛,也是比喻政治上的失意,他本是为宋徽宗掌管八宝起草诏书的近臣,后被贬为地方小吏,如今又流离奔波,自是意难平。

次句写眼前现状,深秋时节,洞庭水落,沙洲尽显,已经不复昔日烟波浩渺之势,也毫无生机可言,境由心生,此句隐寓了世乱之感。

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尾联呼应诗题,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写出自己的忧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出师未捷身先死,建炎二年七月(1128年7月),老将宗泽在开封病故,弥留之际,犹念念不忘北伐,连呼三声“渡河!”抱恨而终。

宋高宗听信主和派之言,更忌惮金人势力,他宁肯在临安苟且偷生,也不肯挥师北上讨伐金人,从而恢复京师,令宗泽死不瞑目。

巴丘在东吴的上游,是北方进入东吴的咽喉要道,是其边防之地,所以,孙权才在周瑜病逝后遣鲁肃这样的良将前去把守。

在这一联里,陈与义将宗泽比周瑜,周瑜临终荐鲁肃,孙权听其言以保东吴无虞,而宋高宗不仅疏于防守,还听信奸佞之言疏远抗金志士。

陈与义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可奈何自己空有鲁肃之才,却无许身报国亲临前线的机会,唯有焦灼忧虑,愁白了鬓发而已,殷殷之情,令人动容。

后记

陈与义出身仕宦之家,自幼饱受书香熏陶,曾祖父陈希亮官至太常卿,与苏洵父子是世交,祖父和父亲都曾为官,外祖父是名扬一时的书法家。

陈与义勤奋聪慧,曾在太学深造,24岁进士及第,“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35岁之前,陈与义把酒临风,人生顺意。

被贬陈留两年后,北宋被金人所灭,陈与义也踏上南下的逃难之路,历尽艰辛,四年后抵达临安,得到宋高宗器重,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还被授予参知政事。

陈与义一生力主抗金,可是彼时安于一隅的南宋朝廷并无意收复失地之意,宋高宗亦无北伐之心,心生失望的陈与义便托病辞官,提举临安洞霄宫。

陈与义的主要成就还是在诗歌创作上,他诗学杜甫,题材广泛,沉郁悲壮,寄托深遥,给世人留下了大量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巴丘书事》既是此类作品,值得品读。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相关文章

古诗文经典名句50句

1.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辛弃疾最经典的1首词 悲壮的气势冠绝古今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是辛弃疾寄给爱国志士陈同甫的一首词,通过描写早年自己在抗金部队里的豪情壮举,表达了对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也抒发了因年岁已高,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同时也描绘...

中秋节这样发惊艳朋友圈

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一起感受传统节日习俗,共度团圆时刻。关于中秋的诗词,你知道哪些?来源: 共青团中央...

请收藏———有关“重阳节”诗词

一缕秋风,百样情怀。趁着重阳佳节,就让我们伴着秋风菊香,行走在诗词的山峰里,品味不一样的重阳。1.《采桑子 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荔枝精选 |《绝句二首.其二》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

《绝句二首.其二》唐.杜甫jiāng bì niǎo yú bái ,江碧鸟逾白,shān qīng huā yù rán 。山青花欲然。jīn chūn kàn yòu guò ,今春看又过,hé...

行草书:清明古诗词选录之二

清明古诗词选录,行草书创作。续接上篇,直接上文。本次创作共选录古诗词12首,A4复印纸,打印框格,中性笔1.0。作品1《蝶恋花》南唐·李煜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