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官渡之战2:袁绍布雷黯无声,曹操运气好如神,其他诸侯何反应?

booxun1个月前 (08-04)知识百科6

199年,官渡的风终于吹起来。这一年,东汉的乱世版图上,有人开始厮杀,有人琢磨着怎么活得更久点。简单点说,——这一年,没人安稳。

袁绍瞅着天下,不知道是太聪明还是怕麻烦,按理说兵力最大,起步跳得最高。却没着急动刀,反倒像守着一锅水,先把界线里的杂音全抹干净。说直白点,这人看重安全感,北门南门全给锁了,谁都进不了家门。行动前,做足铺垫,真是好生意人!

再看旁边,都没啥能惹大麻烦的。鲜于辅原是边上的小领主,跟袁绍还算一伙。公孙度远在辽东,路堵死了,根本不敢有妄想。胡人、匈奴还没成气候。袁绍让两个儿子、一个高姓兄弟分头看着四面八方,就是怕曹操埋他雷。其实也轮不到曹操闲的蛋疼,自己都快顾不过来了。

换到曹操这片,情况完全翻过来了。整个中原像光溜溜的剧场,大风里的稻草人。谁都能来二脚。金角银边草肚皮。曹操自嘲自己守地儿是肚皮,四面压根不是朋友,多半是狼。他地盘大,看起来阔气,其实哪都不安稳。张绣近在咫尺,当年就因为曹操惦记人家婶子,兄弟俩结下死仇,折了大将也丢了儿子。张绣连续死磕,越想断,关系越剪不断。

典韦的死,让曹操心里始终添堵。那一夜,风声鹤唳的跑路,儿子让马,命才撂下——然后儿子、侄子都死了,完美的父子情深,直接变蛋碎一地。家仇还没缓和,内部夺嫡的苗子就开始疯长。曹丕、曹植各自磨刀霍霍,全仗当年这一夜起了个头。

不光是张绣,南边的刘表,大爷气场有点阴。他背后撑腰,张绣敢跟你拼命。刘表自占江汉,张济一死,张绣就顺势变成刘表的“看门狗”,死抱着南阳不撒手。你要以为这些人真讲感情?其实也就是各算各的账。

东南有个孙策,蒸蒸日上,江东刚收拾完。正忙着扫尾打声望,曹操没能力招呼他。结果,孙策还真没打算掺和北方老大哥的事儿。只是他,走到危险线却没能起雷——不好说是天下帮了曹操,抑或天意本毫无逻辑。

关中那边一群军阀,各据一方。董卓、李傕、郭汜捣腾一圈,剩下了马腾、韩遂。彼此算兄弟,也互防互掐。谁打他们,他们愤怒抱团;要让他们联合出去打别人,全都是各扫门前雪。丁冲死在酒桌上,钟繇写信喂鸡汤,好歹算是让他们点头说“你们许都那边是正统行啦”。后来送儿子做人质,面子给到了,姿态还是不动。

等到袁绍决定“all in”,十万人压境,举国昭告。我跟曹操,是非分明,你们各选各的队,看得懂就投票,看不懂就凉快去。像是牌局,每个人都紧张兮兮地等着下一步——英雄要么自信,心里也明白,不能赌光底气。

张绣这条线本以为会炸雷,结果贾诩开口:降袁绍没好下场。想明白的人,知道“投曹操是投天子”。这话彼时谁不服?贾诩和张绣说清楚账:跟着袁绍,咱们就是炮灰;跟着曹操,好歹能成“投名状”,千古美谈。明里三条,暗里又怕被袁绍踢成弃子。贾诩务实,一波操作稳准狠。身段软得很,心却冷。都不要信他真的讲情谊,他看的是利。

张绣降曹,世人眼里就是识时务。但——,也许换个活法,他能更有出息?多半还是没多少选择。曹操收回来,赏得不算太高,多少沾了点朝廷的光。贾诩更精,一辈子木讷不言,混到天命岁暮才抓紧抖了下包。看似消极主义,其实抓痒在点子上,国士无双谈不上,保命第一很在行!

刘表这条线更让人挠头。表面答应跟袁绍联手,转头自顾家里起火。长沙、零陵、桂阳全起来闹事,本来想捅曹操一刀的计划,直接瘫痪。长沙太守张羡干脆跟曹操走,嘉奖、策反、加码,全都来得快。蔡军围着长沙转了三年,等久了,错过官渡正“捅人”黄道吉日。年景晃过去,再好的布局都成空。

历史里,最珍贵的,往往是这些“龙套”拼命折腾,搅得主角心烦意乱。张羡、桓阶这些名字流传得并不广,却其实是不断推动剧情向前的小小齿轮。他们联合,也分离。湘江以南,好处给了曹操,麻烦丢到刘表怀里。

孙策当年,确实像一颗弹簧准备暴起。曹操为求安稳,尽量拉拢,搞亲,搞奖赏。曹家的公主、孙家的少年,互起誓言。但转眼间,孙策却死于一箭,天降横祸,江东这个大雷只差点就炸,竟然生生熄了火。运气是什么,就是这种谁也预测不了的跳针。

到头来,曹操处理的其实就是一张复杂的人脉与关口地图。明面上处处雷埋伏,说实话,他也没全指望靠武力去踩。更多的时候,他只是等待、收拾残局,然后继续推进。谦虚说是运气,难道真全相信命?那也未必,有时候,没本事的人连好运气也捡不着。

那些“没爆炸”的雷,有的是靠人情,有的是靠天命。丁冲死,钟繇上。许贡门客查命,孙策下了线。桓阶嘴甜,稳住张羡。人死、人散,人事如棋局,变幻莫测。

历史的高光时刻千百年来会被放大,但更多是这种细水长流。贾诩混成了典范,张绣赔了威名,刘表偷鸡不成蚀把米,桓阶立身在夹缝里,依旧混得安稳。这些人的小算盘拼成了大棋盘,曹操如同战场导演,连麻将都有人帮忙碰杠吃牌。

但说到底,官渡之前的排雷操作,真就无解?曹操全靠天时么?

其实宫门外,人心才是最大的雷。刘备就在幕僚队伍待着,风雨未至已埋下隐患。人算不如天算,难道天真就一直站他这边?或者说,只因为别人撞着南墙,他正巧拐了个弯,避开刀光剑影?

有时候故事走到尽头,突然发现,命运里所谓的英雄,不过就是时运的影子。谁能保证万无一失?强的人也会倒下,聪明人偶尔也糊涂。生死,厚此薄彼,都只在一念之间。

于是历史就在雷声和静默里自转,局内人都想赢,局外人却不知输赢会落在谁头上。谁又能算清,风吹起时,哪片树叶会先落地?

满盘排雷,成败只是刚刚开始。

相关文章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这六首古诗词献给最好的朋友

宋代汪洙曾写了一首诗,言人生有四大喜,乃: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朋友,是除了亲人之外最重要的一类人。他们会给予我们陪伴和帮助,甚至于有些神仙友情不输于爱情,或者发展成亲情。这...

辛弃疾最婉约的十首词,《青玉案·元夕》第十,第一很多人不知

大家好,我是载月诗话,文章开始前,请大家花2秒钟的时间,给作者点个关注,如果觉得作者写的尚可,也请您点个赞,分享一下文章,若有不同的意见或者给作者提批评和建议,也欢迎留言讨论。正如王士禛在《花草蒙拾》...

重阳节第三期|重阳节手绘图片设计素材、重阳节诗句

重阳节和中秋节哪个节日先过?答案当然是中秋节啦,易图网(yipic.cn)上一期已经为大家带来了一组中秋节日海报,本期就为大家带来一组重阳节海报,和设计师们一起从重阳节海报和重阳节诗句中探寻重阳节的意...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些借重阳节写情的优秀诗词

重阳节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该节日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节日素有登高祭祖、赏菊、插茱萸的习俗,人们借此寄托对先人的哀思。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以重阳节为题材创作...

雁飞南与北,相思秋与春

大雁是迁徙动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移,春天到达北方,秋天来时则回到温暖的南方。在萧瑟寂冷的秋天,大雁排成整齐的队伍,不顾艰险飞往南方,空中不时能看到它们的身影。据说古时还可依靠大雁传递书信,是谓“鱼雁...

元好问《雁丘词》是写情之作吗

作者:徐晋如(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金代文宗元好问,号遗山,他的《摸鱼儿·恨人间情是何物》,一向被认为是歌颂爱情的杰作: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