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曹操打败青州黄巾军的血泪辛酸,没有人能随便成功

booxun1个月前 (08-04)知识百科6

192年的那个春天,天下并没有什么祥和的迹象。曹操被鲍信等兖州士绅迎为牧,算不上多光鲜。他赶赴自己的“新地盘”时,兖州北境,百万人黄巾军还搅得风声鹤唳。刚夺到的位置就像棺材一样,藏着利刃和毒火。谁都明白,这个州牧宝座很沉,兖州刺史刘岱已经为它丧命。鲍信给出的办法,就是鼓励大家把门闭死,苟且须臾再说。有段子说,如果这一年东平会开城门,曹操怕是直接改写人设了。可谁能忍?坐镇一方却要待在城墙后听外人叫阵,还真难!

寿张之乱来了。黄巾军像没头苍蝇,大军四处流窜,粮草不继,满乡满野都是抢粮的贼。曹操评断得不算复杂,青州人“恃胜而骄”,加上乡村分散——鲍信坚壁清野的计策好像要见效。他琢磨着,“要害”之地可以趁乱分割破敌。带着千来兵马,也没等步卒跟上,他就跟鲍信一块骑马出城,往东探查敌情。命运像翻了牌的手,一下出老千:黄巾精锐正好撞上,局面瞬间僵死。

此刻刀光剑影,哪有什么风花雪月。曹操被团团围住,要不是鲍信不顾生死死战救他,他还真未必能全身而退。鲍信倒下时,年仅四十一,拳脚下留的是一堆黄巾兵,也有曹操对友人的最后目送。说起来,鲍信本是儒门出身,爱惜兵卒,节俭如常,人都服他;识人断势,曾规劝袁绍杀董卓,讽曹操“另择高地”。命运却让他满腔抱负只剩无声的木人陪葬。曹操想赎尸,黄巾军可不卖账,只得刻木祭拜。

那场寿张遭遇,规模其实不算大,死了鲍信,还有几百士兵,最要命的是,黄巾军从此盯上了寿张。原本固守的城门成了靶心,青州贼大量集结逼近。东平、任城一片惶恐。曹操身边的精锐其实已经所剩无几,大多数都是新征的士兵,根本没打过仗,别说迎敌,门都快撑不住了。官兵里愁苦的气氛像关不住的阴云,曹操也没啥好办法,只能披甲胄日夜巡视,将军赏罚同明。几次趁空隙出击,总算让攻城的黄巾军有点吃瘪。

这时候黄巾军用了温和招法。信送进城,软硬兼施——你曹操既然曾毁庙反神权,当年济南当官的时候风头出尽,咋现在装糊涂,冒充忠臣?汉朝江山都该换姓了,何不识时务?曹操气得在城头大骂,嘴上不认怂,心里怕不怕,谁能知道?

事情就这样奇妙。谈判气氛里渗了杀气。黄巾劝降,曹操也趁机喊话诱惑他们投诚,谁先松口就谁认输。城中祈祷鲍信魂归,外面百万贼兵推门待命,双方像下棋一样僵着。曹操其实已经意识到,正面对抗没戏。东平其它县城,一兵一卒都没来救寿张,每家都把鲍信的计策玩到极致,死守不动,谁也不肯为谁出头。人心冷淡,到底该怪谁?对曹操这新牧来说,还挺可气的吧!

寿张之战,外人许多只记下结局:“贼乃退走”。实际上,黄巾军并非被打垮了才撤的,只是冬日将至,东平国被反复洗劫,种植断绝,饥荒恶化。整个192年下半年,这伙百万青州黄巾在严冬里像巨兽般四处觅食,却满地找不到一口粮。饿、冻,既杀不死敌,也杀得自家元气大伤。十二月,黄巾军无奈退往济北,还不是溃败而逃,只是被生计所迫。曹操等了这么久,终于发现时机到了。

于是寿张出来一拨、田野困守一拨、东平坚壁一拨,寒流和饥馑是最佳的帮手。曹操亲率兵马追击到济北——这时敌人主动请求投降。对照人口数字,兖州四郡乱前共百五十万人,短短半年,百余万青州人已然化为四郡之基。百万人的投降不是小事,也不是曹操兵强马壮,而是人们太多只能饿死——这一结局,更像是鲍信坚壁策略的胜利。

很奇怪的是,后来总有人夸曹操高明,老实说,时机大半都是时势和鲍信让出来的。曹操不过顺着局势把四郡新空出来的土地和劳力安顿好,又挑精锐三万组成青州兵,封哲曹氏的势力版图。也有人说,这样一来四郡皆归于曹,士族没什么话语权,不过我觉得,真要算软弱还得看后头。鲍信死得太早,所以最后胜利的荣光全落在曹操头上。可如果鲍信活着,曹操未必会稳如此之快。

兖州的平定,得益于百姓的迁徙补位。千万人起义,不过是想有口饭吃。青州黄巾投降,农田有主,男人能安家,女人能种地,孩子不用怕流寇。新百姓填补人口空缺,不存在土地和生活矛盾。曹操收编三十万降卒,还得了百余万口人,这功劳大到谁都没法不信服。若没有鲍信苦心经营,也许曹操根本没机会掌控四郡。可换个角度,曹操没有死磕到底,等冬天来才出击,说他果断也算不上吧?

又想了一下,也许正是这种游移、等势而动的方式,才让曹操坐稳了吴地?东平之乱前,谁都想着杀出去,后来都挨饿。在战乱潮汐里,人心就像水里的浮萍,见风转向。曹操此前在黑山起家的血性,这回倒变成谨慎与城府。只可惜,鲍信认知精准,部署得法,却死于第一场遭遇战,真是天意不公。

寿张之战不完美。等待、焦躁、试探、挫败、尸骨、饥馁。三国史不是一抹就亮堂的画,很多英雄活着能搅动天下,转身就被葬在大地的泥里。成王败寇,后人再看,只记下了几个名号,却忘了漂泊中的寒冷、饥饿、泪水和墓前恸哭。到底谁才是孙子,谁才最可悲?各人自有各人的想法。

一战定乾坤?早了些。青州黄巾能降,是因为兖州百姓快绝户了。曹操之得民心,不是靠嘴皮子,是给了这些苦命人一口饭。再想想,天下大乱时冤魂太多,谁没有点私心?谁不会为自己家多存点米粮?说到底,只有真正尝过寒冬辛苦、送走亲人的人才懂,“成王”的代价多大。

所以,曹操安了家,百姓落了户,四郡得了人,百万黄巾成了青州兵。他终于可以大刀阔斧干事了。兖州牧这条路,簇新,冷清,又满是泥浆脚印。历史没写下的,那些死去人的名字和咬牙坚持的士兵,乱世能稳住的人,谁敢说只靠运气?运气好就能成霸主这事,可能谁都愿意信,反正,当年鲍信“分割消灭”的大棋,在最后也没人替他记功。

没什么必然,这场仗有太多偶然和遗憾。以为会有更好选择,最后才发现,冷风中只有活下去才最要紧。曹操的胜利不是唯一的解释,这百万人迁徙的故事,每个角落都有哀痛和希冀。谁能说清结局,其实不过是千万个无助叠起来的台阶。

历史,有时候只是后人安慰自己的想象。

相关文章

杜甫这六个写作的名句,教你如何下功夫写诗

很多读书人都是很崇拜杜甫的,他的写作功夫真是了得,特别是诗歌,记录了唐朝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为诗圣和诗史。杜甫一生创作了三千来首诗,现在见于《杜工部集》和《全唐诗》的约有一千五百首。杜甫求...

那些描写重阳节的经典诗词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古人认为是一个值得庆贺的良辰吉日,古人们登高、喝酒、赏菊,创作了许多关于重阳节的经典诗词: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

古诗词欣赏《绝句二首》唐·杜甫

绝句二首。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在绝句中感受杜甫对春天的复杂情愫 感受一场关于爱花、恨花的千年往事|听阿来讲杜诗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刘珈汐杜诗被公认为在唐诗中冠绝天下,其中一个重要判断标准就是,杜甫对律诗、绝句等各种诗体都能充分驾驭,并且都独辟蹊径达到很高的水平。4月8日下午,由川观新闻、封面新闻、上行...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课文15《古诗二首》笔记+课堂解析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课文15《古诗二首》笔记+课堂解析目标享学基础字词:认识本课“晓、慈、毕、竟、映、绝、鹂、鸣、含、岭、泊”11个生字,知道它们的读音以及大概意思,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本课“湖...

行草唐诗书法及欣赏(36)绝句二首(下)唐·杜甫

绝句二首(下)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译文】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什么时候才是我归乡的日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