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己以安百姓——论语注解 第15o3章
【原文】
子曰:“赐(1)也,女(2)以予为(3)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4)。”
【注释】
(1)赐:即端木赐,子贡。
(2)女:通“汝”,你。
(3)以……为……:认为……
(4)一以贯之:即“以一贯之”,用一个(理念)贯穿。这个词语在第4o15章出现过,意思相同。
【解读】
“多学而识之”和“以一贯之”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学习方法。单纯 “多学而识之”的学习方法,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目的性和指导性不强,也缺少用一个纲要去把学到的内容组织贯穿起来,类似于现今所讲的“碎片化学习”。而“以一贯之”代表的是主动地系统化学习方法,有很强的的目的性,用一个理念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并把学到内容关注起来。当然,“以一贯之”的外在表现上也会呈现出“多学而识之”的情形,但这仅仅是表象而不是内在的本质。在第4o5章孔子曾说过“吾道一以贯之”,可见“以一贯之”是孔子的奉行的一种方法论。
那么本章的这个“一”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孔子没有继续讲,根据孔子在第14o25章讲的“下学而上达”以及在第14o42章讲的“修己以安百姓”来推测,这个“一”指的就是“修己以安百姓”,即提升自身的修为以便施仁政于天下;这也是整个孔学的主旨。
【译文】
孔子说:“赐!你以为我是多多地学习又能够记得住的吗?”子贡说:“对呀,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原则)来贯串它。”